近日,敦煌研究院近日首次披露了敦煌壁画中现存的六幅《玄奘取经图》。想必大家对最早玄奘取经图都充满好奇,对此,趁着这个机会,我们一起来看看最早玄奘取经图是怎样的。
最早玄奘取经图
身披袈裟的玄奘、人相似猴的孙悟空手牵白马……敦煌研究院近日首次披露了敦煌壁画中现存的六幅《玄奘取经图》,画面均象征性地表现了玄奘西行取经17年的艰苦历程。这些壁画都绘制在甘肃瓜州境内西夏时代的洞窟里,是目前中国最早的玄奘取经图。
据了解,敦煌壁画中6幅取经图都是以玄奘与悟空两个关键人物刻画。玄奘取经的故事因神话小说《西游记》而家喻户晓,书中以唐玄奘法师西行取经为题材,结合民间传说故事,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善于斗争,无所畏惧的叛逆者“美猴王”孙悟空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敦煌研究院认为,丝绸之路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必经之路,后世民间的艺术画师和当地的一些佛教信徒,为了表达对唐僧西行取经伟大精神的敬仰,即以当时流传的唐僧取经的神话故事为素材,在佛教石窟、寺院壁画中,创作了多幅《西游记》还没有成书前的《玄奘取经图》。
玄奘取经图出现在敦煌石窟壁画中,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据敦煌研究院分析,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有关玄奘西游取经的事迹多有记载,玄奘西行取经路过瓜州时得到地方官吏和民众的冒险帮助,因此留下了一段广泛流传的历险故事。画师们发挥艺术的想象力,这段故事画上了墙壁。
以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侧的“取经图”为例,身披袈裟的唐僧站在激流滚滚的岸边,双手合十,礼拜观音。他身后的孙悟空毛发披肩,头戴金箍,一手牵白马,一手举额前遥望观音,并不施礼,大为不敬之态跃然壁上,白马仅露马头。画家把猴子顽皮、机敏,野性未泯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
敦煌研究院称,敦煌壁画中的六幅《玄奘取经图》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基本一致。大都不是独立画面,而是穿插在观音经变和普贤经变中的插曲。这跟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描述唐僧师徒路遇险恶,求助观音菩萨的内容相符合。
敦煌壁画的美称
满壁风动,天衣飞扬。中国古代殿宇、寺庙、石窟和墓室之中的壁画是珍贵的历史遗存,是用画笔记录的历史,是诸多社会现象的形象记录;壁画是集大成、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它的浑厚博大是无可比拟的。 壁画素有——“墙上博物馆”的美誉。 壁画存在的方式是极为脆弱的,自然的、人为的因素都在加速着它们的消损,所以专家称它为:行将消失的国宝。中国历代壁画的遗存,跨度时间长,分布地域广泛,数量众多且内容丰富。在搜集整理和临摹中,选择其有代表性的典型,旨在把各个时期连接起来,从中可以观瞻其发展的途径和演变的规律。
经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最早玄奘取经图的情况想必都清楚了,身边的朋友有需要的话可以互相告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