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冷空气来袭,各地温度大下降。1月19日,烟台降下大雪,当地滨海景区旅游大世界广场附近出现“冰凌”景观,引来许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下面,我们也一起来看看烟台海滨冰凌景观。
烟台海滨冰凌景观
受冷空气影响,1月19日,烟台降下大雪,当地滨海景区旅游大世界广场附近出现“冰凌”景观,引来许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水在0℃或低于0℃时凝结成的固体为冰, 积冰为凌。 冰凌可分为水成冰、 沉积冰、 冰川冰三大类。 水成冰是由水直接冻结而成,包括河冰、湖冰、 海冰。 沉积冰是由大气中降下的雪沉积而成。冰川冰是由积雪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冰。
烟台海滨冰凌景观,有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主要冰凌状态和要素如下:
(1)冰凇。漂浮于水面成细针状或极薄片状的冰晶,在流动中常聚集成松散的小片或小团。
(2)微冰。多在岸边出现的透明易碎的薄冰。
(3)岸冰。沿河岸冻结的冰带。因形成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又分初生岸冰、固定岸冰、冲积岸冰、再生岸冰和残余岸冰等形式。
(4)冰花。浮于水面或水中的水内冰、棉冰和冰屑等。
(5)流冰花。冰花随水流流动的现象。
(6)流冰。冰块或兼有少量冰凇、冰花等随水流流动的现象。
(7)水内冰。在水面以下任何部位存在的冰。(8)疏密度。测验河段内,冰块与冰花的平面面积与敞露水面面积的比值。
(9)敞露水面宽。测验断面上,固定岸冰以外的自由水面宽度。
(10)冰盖。横跨两岸覆盖水面的固定冰层。
(11)封冻及封冻日期。测验河段内出现冰盖,且敞露水面面积小于河段总面积的20%时为封冻。其开始出现的日期,为封冻日期。
(12)冰上雪深。冰面上未受扰动的积雪厚度。
(13)层冰层水。冰层中央夹有水层。
(14)锚冰。水面以下冻结于河底或建筑物上的冰。
(15)清沟。封冻期间,河流中未冻结的狭长水沟。
(16)连底冻。从水面到河底全断面冻结成冰。
(17)冰塞。冰盖下面因大量冰花堆积,阻塞了部分过水断面,造成上游水位壅高的现象。
(18)冰坝。在河流的浅滩、卡口或弯道等处,横跨断面并明显壅高水位的冰块堆积体。
(19)岸边融冰。封冻冰层自岸边发生明显融化,出现冰上积水或敞露水面的现象。
(20)冰滑动。整片或被分裂的封冻冰层顺流滑动一段距离后,又停滞不动的现象。
(21)解冻及解冻日期。测验河段内,已无冰盖,或敞露水面面积已超过河段总面积为20%时为解冻。其开始发生的日期为解冻日期。在较长河段内有上下贯通敞露水面者,俗称开河。
(22)残冰堆积。春季解冻后,沿河两岸堆积的冰块。
(23)冰期。河流中出现冰情现象的整个时期。
(24)封冻期。河流中出现封冻现象的整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