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乐助夕阳红人间不了情

乐助夕阳红人间不了情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06-12-02 00:00:00 火车票预订
    
    今年10月18日,在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作为中国10万名专职老干部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作了大会发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亲切接见了他,并为他颁发了奖牌。
    他,就是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齐齐哈尔铁路办事处离退休管理办公室活动站主任郭玉春。
    1981年,24岁的郭玉春走上了老干部工作岗位。面对每天琐碎的工作,郭玉春说:“老同志为革命和建设奉献了一辈子,我能够为他们服务,感觉非常光荣!”
    郭玉春热心为老同志排忧解难、用心服务,他有一句座右铭:“宁可自己千辛万苦,不让老同志一时为难。”上楼下楼、挂号排队,郭玉春诚心帮助老同志就医,院方称他为“编外副院长”。化解矛盾,解开疙瘩,郭玉春耐心梳理老同志心绪,给老同志牵线搭桥、介绍对象、主持再婚典礼。细心的郭玉春叮嘱老同志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存入手机紧急呼叫栏,随叫随到,有求必应。考虑到有的老同志来回取药不方便,他20年风雨无阻地承担起取药送药的任务。
    身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郭玉春留下了终生遗憾:由于忙于工作,1998年,在父亲临终之际,他这个独生子未能在床边尽孝。悲痛之余,郭玉春陷入了沉思:随着老同志步入高年龄期、高病发期,迫切需要编织应急救治的健康网。郭玉春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开设了老干部家庭病床和体检专用床:对行动不便的老同志,由医生开出处方,医院派护士到家服务;对老同志逐个开展健康检查,建立医疗档案,确保心中有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郭玉春把他对母亲的孝心、爱心,扩展到了更多老人身上。
    十年前,郭玉春与离休干部遗属吕宝兰结成了包保对子。多少顿年夜饭,郭玉春陪伴在老人身旁,人们都说郭玉春捡了一个“妈”。
    2004年春节的前一天,吕宝兰坐在床上不停地咳嗽,郭玉春背起老人就往医院跑。路上,老人将大口大口的浓痰吐了郭玉春一脖子,郭玉春丝毫不觉。住院期间,郭玉春在给老人脱鞋时,发现鞋子已经破了,他悄悄用手比量了尺码,给老人买来一双温暖、舒适的棉鞋。
    出院后,郭玉春把老人安置到一家条件较好的托老所,每周都去跟老人聊家常。
    2005年11月,91岁的吕宝兰离开了人世。同一托老所的老人们都说:老太太嘴角含着幸福的微笑走了。
    在老干部工作中,郭玉春发现:许多老同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上却十分空虚,有时甚至蹦出了不和谐音。郭玉春时刻惦记着老同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让老同志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1987年,郭玉春创办了齐齐哈尔铁路地区第一所老年大学。目前,到这所大学学习的老同志已达4600人次。一位离休老干部赋诗曰:“到老才叹知识浅,余年更是读书时。”
    2004年,由齐齐哈尔铁路老年大学艺术团创作、表演的舞蹈《渔歌》奏响西子湖畔,一举摘得全国第七届艺术节最高奖———“群星奖”。人们感叹,这个平均年龄61.8岁的老年群众艺术团的演出水准简直比专业团体还专业。
    谁能想到,就在7年前,这个老年艺术团就像一个自娱自乐、自得其乐的老年秧歌队。勇于创新的郭玉春致力于在追求一流中实现老同志的自我价值。他请来曹钟灵、郑维、于力平等艺术能人,讴歌主旋律,突出原创性,牢牢占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舞台。如今,齐齐哈尔铁路老年大学艺术团的品牌已经在齐齐哈尔市、黑龙江省和全路叫响。艺术团的演员深有感触地说:“我们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个和谐向上的团队。”
    25年过去,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的郭玉春依然被老同志称为“小郭”。这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上许多的老干部工作者说:“让老同志安度晚年、颐养天年、寿益延年,我就觉得幸福。如果有来生,我还会选择做老年工作。”
    本报记者  胡艳波

上一篇 爱心专列“圆梦号”圆贫困学子求学梦
下一篇 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进行最后秘...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