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凯里车务段职工在车站广场扫雪。陈 勇 摄
这次中国南方50年不遇的低温冰雪凝冻,开始于贵州,也结束于贵州。自1月12日起,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铜仁地区遭遇罕见的冰雪凝冻灾难。灾区停电停水,公路瘫痪、机场封闭,移动通信中断。成都铁路局凯里车务段管辖的沪昆铁路、黔桂铁路51个车站,先后断水断电成了凝冻世界中的一个个“孤岛”。确保铁路的安全畅通,是凯里车务段2400名职工不可动摇的信念。 截至2月24日记者发稿时,沪昆线贵州东段的列车仍靠内燃机车摆渡。车站在自备电源发电之前,靠职工手摇道岔,人工引导列车。在这前所未有的非常时期,凯里车务段职工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保证了铁路的安全畅通,在短时间内恢复了运输秩序,稳定了滞留旅客的情绪,保证了抗灾救灾物资的运输。2400名职工组成的凯里车务段堪称非常时期的英雄战斗集体。 贵州冰雪凝冻灾难给凯里车务段职工带来的困难,外人难以想像。1月25日,凯里车务段大多数车站所在地区停电停水,公路交通瘫痪,银行系统停用。车站职工的粮油蔬菜和饮水全靠车务段在外地采购后用轨道车送到各个车站。1月19日,灾区电力设施断线、倒杆、倒塔越来越多,黔桂铁路地区大面积断电断水。凯里车务段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委员会,设立应急指挥中心,进入战时状态。段机关干部分赴各站指挥抗灾抢险。 凯里车务段应急委员会在外地购回大量的生产、生活物资,用轨道车送到灾区各车站。各站备足了发电机用柴油、防冻液、草鞋,为应对灾情做好了预备。 1月25日11时,凯里车务段管辖的沪昆铁路贵州东段电务设备断电,接触网断电。成都铁路局紧急组织内燃机车在断电区段摆渡列车,车站组织职工用手摇道岔,人工引导的办法,将停在区间的20多列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拉回车站。车务段驻站干部和站长都到区间指挥救援抢险。冰雪凝冻灾难发生以来,凯里车务段非正常安全接发列车2016列。 停留在区间的列车虽然被拉回了车站,但是因为断电扰乱了运输秩序,大量旅客滞留在凯里车务段管内各站。尽管自己缺水缺粮,但凯里车务段职工却首先满足旅客需求。他们与地方政府联系,为停留列车送去8000份食品和矿泉水、500公斤大米、50公斤食用油、100公斤猪肉和500公斤蔬菜,兑现了“不让一个旅客挨饿,不让一个旅客受冻,不让一个旅客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的诺言。 冰雪凝冻灾难发生以来,凯里车务段还出动3000多人次扫雪除冰。 凯里车务段职工不叫苦不叫累,在抗灾救灾的非常时期,人人都是英雄。 1月24日16时,玉屏站副站长丁黔接到信号楼通知:站内45号、47号道岔因为凝冻导致操作不到位。丁黔处理道岔故障的同时,仔细观察站内的调车作业,发现经过35号、37号道岔的车辆左右摇摆。仔细检查后,丁黔发现编组线、到发线所有辙叉心轮缘槽都被冻冰覆盖。他当即下令停止调车作业,组织职工清扫道岔并通知工务和电务部门,确保了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安全。 1月27日1时,杭州开往重庆的1025次列车到达凯里车务段管内麻江站时已经晚点20多个小时。列车餐料告罄,饮水用完,列车长向车站求助。但麻江站是个不办理客运的小站,不具备列车上水能力。正预备下班的25岁女职工梅灿当即召集休班货运职工和装卸工,为列车送水送粮。他们兵分两路,一队人去四周村寨提水,另一队人在梅灿的带领下,踩着冰渣,拉着板车,去2公里外的柏秧村商店购买食品。梅灿拉着小板车,大半夜在冰路上跑了3个往返,为1025次列车的旅客送上了方便面、饼干和矿泉水。她还连续2天扫雪除冰,为设备刷防冻油,为同事送饭菜。1月29日,全站无联锁接发列车,梅灿从21时到次日2时守候在咽喉道岔,手脚都被冻伤,脸上仍然挂着笑脸。 这场抗灾救灾之战,梅灿与全段2400名职工一起,经受住了严重的考验。 本报记者 甘 林 本报通讯员 陈 勇【火车票网上预订就上:pay.huigongj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