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郑州5月5日电 (记者肖培清 通讯员茹董亚 卢桂霞)5月3日,春风和煦,阳光明媚。郑州铁路局管内陇海线圃田至兰考区间沿线的树木上,鸟儿们在新“家”中欢快地歌唱。一早专程赶来查看的郑州供电段开封接触网工区贾工长兴奋地说:“看!好几处新‘家’又多了‘主人’,咱们的人工鸟巢还挺受欢迎呢!” 每年4、5月,进入繁殖期的鸟儿,在铁路接触网供电设备上的硬横梁、钢柱、腕臂底座筑巢安家,繁衍后代。阴雨天,由杂草、树枝筑成的鸟巢,被淋湿接触到导线后极易引起供电线路接地跳闸事故。近两年来,因鸟巢导致的跳闸,在郑州供电段就发生了20多起。 往年,这个段的做法是直接将鸟巢拆除。但过不了多久,鸟儿又会在原来的位置筑新巢。 职工们上网查资料、请专家支招。“多数鸟儿对红色和强光比较敏感,很少选择这样的环境筑巢。”根据专家的指点,今年4月份,职工们在供电设备上绑扎了1000余条红布巾,安装了300多个反光镜,同时购置竹筐、塑料筐等,做成鸟巢,捆绑在线路四周的树木上,吸引鸟儿“搬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职工们发现鸟儿喜欢在3米以上的藤制编筐内“安家”。于是除了正常的检修作业外,职工们又多了一项搭建人工鸟巢的非凡作业。 “搬”到新“家”的鸟儿们,适应了环境,天天照样歌唱。看到鸟儿们兴奋地入住新“家”,职工们也喜滋滋的。今年春季,郑州供电段供电设备跳闸次数与往年相比下降了70%。
【火车票网上预订就上:pay.huigongj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