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铁路三门火车站概况

铁路三门火车站概况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09-09-27 14:15:21 火车票预订
    三门,是中国首个胶带工业城;

    三门,是中国青蟹之乡;

    三门,是浙江对虾之乡、牡蛎之乡、缢蛏之乡。

    三门更是历代炎黄子孙、国际友人争相开发的黄金宝地,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

    三门,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浙东沿海,三门湾畔,北接宁波,南连温州,为上海经济区南翼。1940年建县,1949年2月17日成立三门县人民政府,是浙江最早解放的县。全县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人口40万。境内海天雄奇、山川神秀、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有“水有渔盐之利,陆有林矿之饶”之美誉。1916年8月,***先生考察三门湾后称其为“实业之要港”,并列入《建国方略》。

    三门,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三门这方美丽的土地贵在灵山秀水中蕴藏着悠久深厚的历史人文:满山岛上留有旧石器时期的遗址;东晋昙猷禅师乘浮槎漂洋至海游广润寺;宋代水利学家罗适归葬于海游之东马家山;民族英雄文天祥、张和孙为抗元曾落脚三门;戚继光重修健跳城,在三门沿海屡败倭寇,功昭日月,光秉史册;还有被沙孟海评为“自唐以来千余年,学书谱者第一人”的晚清翰林、教育家、书法家章梫,外交部副部长、著名外交家章文晋,著名教育家林迪生,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林淡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三门人善良、朴实、勤劳、进取、兼容、务实的品性。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门,资源得天独厚,发展前景广阔。水产资源优势。海岸线长达227公里,海域面积近500平方公里,浅海面积59万亩,滩涂22万亩,海水中微生物含量居全国各海域之首,适宜发展海水养殖。2005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3.9万亩,其中锯缘青蟹养殖面积9.5万亩,产值5.0亿元。“三门湾”牌锯缘青蟹获“中国国际农博会”优质名牌产品、“中国浙江国际农博会”和“中国浙江渔博会”金奖,并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电力资源优势。三门湾口可建4~6×100万千瓦大型核电厂两座,4~8×60万千瓦大型火电厂两座,2万千瓦级以上大中型潮汐电厂多处,终期装机容量可达2000余万千瓦,是华东地区理想的能源基地。2004年7月21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同意建设三门核电项目,2004年9月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三门核电项目建议书。2004年9月28日,三门核电一期工程2台百万千瓦级机组面向国际招标,美国西屋公司、法国法马通公司、俄国斯原子能公司三家国际核电供应商递交了标书。作为我国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三门核电将采用国际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堆技术,最终通过技术转让,实现国产化的目标。三门核电厂址规划可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机组,第二核电目前正在选址中,三门有望成为未来的“中国电力城”。港口资源优势。县内有五大港口,其中健跳港为浙江三大深水良港之一,全长17公里,宽300—800米,水深12—47米,港口可建2—5万吨级泊位10余个。旅游资源优势。沿海有大小岛屿122个,最大的蛇蟠岛有“千洞岛”之美称,著名电影《渔光曲》曾在此拍摄外景。亭旁起义纪念地被评为浙江省青少年红色之旅经典景区,湫水大峡谷被评为市级风景名胜景区。此外,木杓沙滩、仙岩洞、多宝讲寺等名胜古迹也极具开发价值。

    三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2005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47亿元,财政总收入5.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46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68元,农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达到50平方米,城镇居民平均居住面积达到45平方米,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住院医疗保障制度,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50.9%。

    这里,效益农业稳步前进。近年来,三门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认真实施“龙头、品牌、园区”三大战略,扎实推进效益农业发展。成功举办两届三门中国青蟹节,组织十大新闻媒体蟹乡行,“名家走笔新三门”等主题外宣活动,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以青蟹为龙头的优质产品品牌进一步打响。如今,三门农业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下,致力于发展无公害蔬菜、精品林果和羽禽蛋等新兴产业。同是加快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水产品专业市场,加速农

     业产业化进程。

    这里,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抓好“苗子工程”“211工程”和“586”工程,重点扶持以机电、橡胶、医药化工、工艺品、船舶制造、汽摩配、洁具生产等为主的骨干企业。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6.7亿元,增长33.8%,扎实开展“两年”活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完成工业性投资15.8亿元,增长42%。92家“211”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9亿元,其中产值上千万元企业73家,上亿元11家,上5亿元8家。建立市场以上技术研发中心8家,新产品开发省级以上立项11个,通过鉴定9个,2个产品评为国家免检产品,6个产品评为市级以上名牌产品,5个商标评为市级以上著名商标。

    这里,外向型经济取得突破。三门依山傍海,蓝天碧水,形成独特的“海洋”性格,能够以海纳百川的心态发展经济。2005年引进企业167家,实际到位资金3.8亿元,其中外资420.6万美元。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自营出口1.2亿美元,增长67%。新发展外贸企业22家,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不断扩大。

    三门,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四通八达,宁波机场、黄岩机场距县城均在100公里之内;上三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04国道、甬临省道、台州沿海大通道交汇境内,已开工建设的甬台温铁路及即将动工建设的台州沿海大道等交通大动脉贯境而过,沿海公路、石亭公路、蛇蟠环岛公路等县乡道相继完工,全县范围内形成一小时交通圈;健跳港为天然深水良港,是台州市水运中心、省定台轮停泊点,货轮可通沿海港口及周边各国,横跨245米的“华东第一跨”健跳大桥贯通南北,是连接中国东部沿海的交通主干线。全面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1%。城市区域布局不断完善,城市集聚功能不断优化。

    三门,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各类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四个乡镇成为省教育强镇,六个乡镇成为市教育明星乡镇,县职业中专升格为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卫生事业深入推进,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住院医疗保障工作全面铺开。县文化活动中心即将投入使用。2003年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评,200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县”,2005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平安创建先进县。建立全省第一个“无毒县”,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和生态县建设。

    三门,正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国家宏观调控大背景下,三门县拥有大量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的盐地、园地和可围垦的滩涂,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三门盐场的1万多亩废盐田,已建成沿海工业城;全县有18万亩滩涂,其中近6万亩可围垦开发;11万亩优质园地,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有2万亩。省市提出的“山海协作”、“南北协作”工程,为三门加快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当前,是三门化潜在资源优势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好时期。县委审时度势,提出了“开发三港,建设三城”的战略目标,即开发环浦坝港经济板块,建设沿海工业城;开发环健跳港经济板块,建设华东电力城;开发环海游港经济板块,建设滨海新城。

    三门正以悠久的历史人文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人文环境为基础,朝着现代化滨海新城的发展目标努力迈进;三门正以海的大气、山的秀气、水的灵气、人的朝气,营造真山真水真海的生态型城市,并敞开胸怀迎接四方宾客。

上一篇 铁道部党委举行抗击内蒙古暴风雪...
下一篇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快速推进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