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旅游专题 > 《金陵十三钗》引争议 看张艺谋捧红的外景地

《金陵十三钗》引争议 看张艺谋捧红的外景地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1-12-26 11:03:21 火车票预订

  《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故事讲述1937年的南京,一座教堂里一个美国神父、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该片代表中国参加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

  “电影里血腥的场面加上音效,不少孩子被吓哭了。”一位家长说,“我儿子才6岁。一爆炸就血肉横飞,儿子被吓哭,我就赶紧带他出来了。”电影《金陵十三钗》在南京热映一星期了。然而,在诸多的观众中,一部分“特殊”观众——中小学生们是否适合看片中的“少儿不宜”镜头,又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家长发帖大人看了都揪心,孩子受得了吗?

  记者在某论坛发现了家长陈妈妈的帖子。帖子里说,“回想一下,电影中确实不少镜头实在揪人心,不忍目睹,比如女学生被流弹打中鲜血四喷,女学生在教堂楼上被日本兵摔死,豆蔻被奸杀时的鲜血四溅等等,的确有些暴力血腥。”

  《金陵十三钗》剧照(资料图)

  昨天,记者点开了多个网站,在百度《金陵十三钗》贴吧中,甚至专门为电影是否适合儿童观看而开辟了一个“高楼”讨论帖。不少家长表示,“这个题材的电影成年人看都很沉重,而且通过海报也能了解有血腥场面,要考虑孩子的承受力。”

  小学生看完喊“不舒服”

  记者了解到,随着《金陵十三钗》的热映,一些小学生已经跟着父母走进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

  南京力学小学五(7)班有3名学生看过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觉是“太残忍了”。“我是和爸爸妈妈还有奶奶一起去的,看完感到很不舒服。”童鹤知告诉记者,一些镜头让她觉得很害怕。“有一个镜头是豆蔻被强奸杀害,鲜血四溅,很恐怖;还有一个镜头是一个妓女死在路上,一个日本士兵用脚踩在她的胸上,看了很难受。”

  虽然是男生,但是陈涤非觉得有些暴力镜头他都不敢看。“有个镜头是日本人拖着学生的头发把她摔死,真的很残忍。”曹怀玉告诉记者,刚开始看还好,到后来就整个钻到妈妈怀里去了。“最后是妈妈抱着我看完的。”

  小学生家长很头疼:孩子问“什么叫强奸”

  “孩子看完后一出电影院就问我:‘妈妈,什么叫强奸?什么叫处女?’当时,我也是一愣。”童鹤知的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十一二岁的孩子对很多事物还正处于懵懂的时期,比如说看到字幕上有处女两个字,孩子就会很想知道是什么意思。还有,孩子不了解妓女是干什么的。看这样的影片最重要的是家长要跟孩子充分交流,重在把影片的意义告诉孩子,放大影片中值得颂扬的东西。

  《金陵十三钗》剧照(资料图)

  中学生大多表示“能接受”

  “我一共看了3次,一次是首映时看的,一次是和爸爸妈妈看的,还有一次是和朋友看的。”南外仙林分校初三(9)班的李楚楚是参演《金陵十三钗》的小演员。对于这部影片,李楚楚感到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演出中有日本兵追女学生的情节是否可以接受的问题,李楚楚表示:“这些都是为了表现主题而设置的,中学生看应该是能够理解的。”

  “我觉得还是能够反映出南京大屠杀的那段历史的,对学生是有教育意义的。”南京一位四星级高中的高一男生小王告诉记者,他和同学一起抽时间去看了《金陵十三钗》,对里面的一些镜头还是能够接受的。“这样的影片也没法回避暴力包括强奸这样的镜头。”

  《金陵十三钗》剧照(资料图)

  中学生家长蛮淡定:该让他们懂这段历史

  南外仙林分校初一(11)班的叶清源是参与《金陵十三钗》演出的小演员。叶妈妈认为,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来源很多,对于各种信息的接收关键在于引导。“我觉得孩子该了解的事情是可以让她去了解的。”

  采访中,大多数中学生的家长,尤其是高中生的家长表现得很开明:“孩子大了,这段历史他们应该懂的。”不少家长支持孩子去看这部电影。

  专家建议:小学生难“把握”,家长先“审片”

  《金陵十三钗》到底要不要带着孩子看?记者采访了南京市十二中心理咨询老师胡文宇。“暴力对儿童来说的确会有负面影响。”胡文宇说,高中生一般都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价值观,但初中以下的孩子对影片深层次的情绪情感的表达把握不够,往往更多的会停留在感官刺激或者是影片的暴力层面。在这种时候家长就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告诉孩子,影片的这些手法“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已。”

  胡文宇建议,16岁以下孩子的家长在带着孩子看电影时,不妨自己先“审片”,看看片中的镜头是否“少儿不宜”,再对是否带孩子去看片做决定。

  《金陵十三钗》剧照(资料图)

  不论是早期的《菊豆》、《我的父亲母亲》、后来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还是近期上映的《金陵十三钗》。几乎每一部电影都会捧红一个地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盘点这些大片的外景地吧。

  《金陵十三钗》已经上映一段时间,老谋子用他惯有的画面处理手法来表达着他对故事的理解。如果你还没有看过《金陵十三钗》,那咱先看看电影的外景地所在的溧水吧。

  《金陵十三钗》拍摄外景地(资料图)

  《金陵十三钗》拍摄地溧水石湫影视基地,和横店这些影视基地相比,石湫有明显交通上的优势,从南京禄口机场出来,一路都是高速公路,不到半小时就能到达该基地。不像从杭州到横店,坐大巴得颠两个小时。

  金陵十三钗外景地制作出来的沧桑感(资料图)

  此前用于《金陵十三钗》的教堂、中华门城堡、翠禧楼这三个场景,只有教堂是真砖实瓦搭建而成的,但是城堡内部却没有装潢,只是毛坯,当时这个教堂只承担影片外景的作用,但接下来将有计划将此教堂内部按照真实的教堂设计完成。而教堂内景则取景于一个3000平方米的摄影棚。中华门城堡和翠禧楼则为景片构造,刚建好的时候看上去十分逼真,经过风吹日晒,这些材质会慢慢脱落,而且当初就把这两个建筑建成断壁残垣的样子,所以根本维持不了太长时间。

  远处的教堂就是拍摄的主场地(资料图)

  据介绍,溧水石湫影视基地占地2113亩,接下来将重点打造民国时期的建筑,如民国时的车站、码头、民国城、江南水乡等,这些建筑将是永久性的,不会像之前片里中华门城堡这类的临时建筑。

  离石湫镇不远的高速公路旁(资料图)

  目前,影视基地发展对石湫当地影视文化产业的带动效应已初显。石湫镇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新的规划中,石湫老镇将从现在的6平方公里扩大到11平方公里,地方经济除保留刀具等特色工业外,周边所有行政村不再发展工业,往影视文化产业、旅游业、休闲观光农业等转型。整个镇子将改造成民国风情,预计未来年吸引游客150万—300万人次。旅游观光业将成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

  推荐经典旅游线路

  一日游

  天生桥——洪蓝吃饭——无想寺——付家边

  两日游

  第一天:东庐山观音寺——溧水吃饭——天生桥——回溧水住

  第二天:早上去付家边赏梅,摘草梅——到渔歌吃饭——无想寺

  无想禅寺(资料图)

  位于南京溧水城南的无想寺并不是特指一座庙宇而是指一个大型的森林公园,地处丘陵之上的无想寺平均海拔在100米以上,是一个依山伴水的地方。到无想寺旅游,你会发现无想寺被群山环绕在其中,无想寺拥有着众多的人文古迹,其中的无想寺是最为著名的,无想寺是六朝时期的建筑,原来的无想寺规模宏大,后来战火让这个身处深山老林的无想寺也遭到破坏,现存的无想寺只剩下一个简易的佛堂和一些附属建筑。到无想寺旅游,无想寺的韩熙载读书台、明太子饮马处和杜城等都是你不容错过的无想寺景点。无想寺的山腰有一碧“天池”,水质的清澈让人们都以为这是天上的水,所以到无想寺旅游,定会扩展你的视野。

  洞壁琴音(资料图)

  “洞壁琴音”在溧水县东南二十五里的秋湖山上,中有洞壁,苔藓斑驳,有清泉流于石罅,相激有声,悠悠然如琴之韵也。游人至此,尘俗顿消。泉中有金鱼、蝾螈浮沉上下,亦可悦目。清王明标有诗云:“高山自昔引知音,洞里伊谁鼓玉琴。断续声从云表落,悠扬韵向壁间侵。响催野鹤来翔舞,气洽清霜共写心。莫倩坡翁成小记,石钟疑案到于今。”“洞壁琴音”为溧水古代“中山八景”之一。

  天生桥(资料图)

  据记载,在开凿胭脂河时“以巨石面留为桥,中凿石孔十余丈,以通舟楫,桥因势而成。”故名“天生”。在人工运河上留石为桥,实是当年工匠们的创举,可惜南桥早在1528年崩塌,仅余北桥。现存天生桥长34米,宽9米,像这种在人工运河上留下巨石而成的天生桥,国内仅此一座。

  胭脂河(资料图)

  目前整个天生桥景区占地1.27平方公里分为四大部分:胭脂河——天生桥景区、凤凰井景区、幽谷山庄休闲度假区、旅游服务区。

  石桥横跨两岸,构成“长虹卧波”天然美景,从此天生桥闻名遐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水运规划设计院院长胡家明教授称之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胭脂河——天生桥现已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金陵新四十八景之——凝脂沉霞,因河两岸险峻、陡峭、秀丽、幽深,又素有“江南小三峡”之称。天生桥景区中的凤凰井有着神话般的传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建有多个动物园,游嬉类项目,其生态环境堪称大自然提供给人们的天然氧吧。

  石臼湖(资料图)

  石臼湖是溧水县、高淳县和安徽省当涂县三县间的界湖,又名北湖,是由古丹阳湖分化而成的。总面积196平方公里,是一个纯净、天然的淡水湖泊,湖中盛产鱼虾、水禽、芡实、茨菰等水产品,历来是沿湖村民的副业收入之源,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之称。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畅游石臼湖后,曾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来赞美它,“湖与元气运,烟波浩难止,龟游莲叶上,鱼戏芦花里。少妇棹轻舟,歌声逐流水”。人们将石臼湖的风采用四个极富诗意的字来形容——“石臼渔歌”,它不仅是高淳古八景之一,也是新评金陵四十景之一。

  溧水县博物馆

  溧水县博物馆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71年,那时候,文物属于“四旧”,没什么人重视,就在这种情况下,县文物馆一年内征集到100多件文物,并举办了《溧水县出土文物展览》,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县文物陈列室。1978年,溧水县文物陈列室迁至县图书馆,在承担全县文物普查任务的同时,文物藏品也不断增加。1986年8月,溧水县政府决定正式成立县博物馆。

  溧水县博物馆现有藏品2000余件,除本县出土的历史文物外,还有多方征集来的革命文物、民俗文物等。各个时代的文物,反映了溧水历史发展的进程。其中西周青铜器、春秋原始瓷器、汉代画像砖、南朝刘宋货币、隋唐铜镜、北宋影青瓷器、元代青花瓷器和龙泉瓷器、明清墓志等各具特色。

  溧水旅游攻略

  美食

  手撕风鱼选用生态湖泊及其无公害养殖基地的新鲜活鱼,采用全封闭低温风干,搭配老一辈百年独特的配方,沿用挑剔繁琐的传统手法,经过38道工序精制,多种中药回卤,19味佐料复合调味而成。

  所有手撕风鱼均鲜而不腥、久嚼不腻、唇齿留香、回味绵长;具备“五香”,即:鲜香韧稠、滑香耐嚼、干香浓爽、绵香柔嫩、醇香质朴。

  玉带糕

  粉质韧软,其味香甜,芬芳可口,营养丰富,别具风味。相传,明清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宝刹无想寺歇憩,品尝此糕时,称赞曰:“此糕白甜美哉,形似朕之玉带也!”(旨意)年年贡品,遂以此得名,沿革至今,备享盛誉

  特色菜肴和小吃:石秋狗肉、群力老鹅、肥肠、溧水辣子鸡、贵妃鸡

  特色农产品:青梅,黑莓、草莓、清壳鸡蛋、小籽花生、紫山芋、风鱼和香菜等等。

  交通

  溧水是长三角重要交通节点,交通十分发达。宁杭、宁高、沿江、溧马(马鞍山)高速、溧镇(江)高速等数条高速公路穿县而过,是中国拥有高速公路最多的县市之一;县城距禄口机场14千米;水路经秦淮河、石臼湖可直达长江,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南京中华门火车站、南京新生圩港分别只有14公里、40公里、59公里,目前已逐步形成连接五大洲沟通全世界的水陆空并举的立体交通网;县城方圆2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南京、上海、杭州、合肥、苏州、无锡、常州等40多个大中型城市,距南京、杭州、上海分别只有0.5小时、2小时、2.5小时车程;连接江浙两省省会的国家干线高速铁路宁杭城际铁路已经开工建设并在溧水设站,预计2011年建成通车。溧水极其发达的交通使之成为江苏省的四大“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的地区”(江阴,溧水,常熟、如皋)。禄口国际机场到溧水的地铁,轻轨也在规划中,之后南京城区到溧水的交通将有现在的35分钟(宁杭30分钟,宁高高速40分钟)减少到15分钟。

  南屏(资料图)

  南屏(资料图)

  电影剧照(资料图)

  《菊豆》安徽南屏

  位于黟县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南屏原名叶村,位于黟县县城西南5公里处,因背倚南屏山而得名。其古建制属黟县五都,故又名五都叶村。南屏村心的叶氏宗祠“叙秩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坐东朝西,占地近2000平方米。全村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筑,村中有36眼井,72条巷,从村头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条中轴线上,至今保留这八个大小祠堂,这种祠堂群在全省也是仅此一家。

  三枪拍案惊奇的剧照(资料图)

  张掖(资料图)

  三枪拍案惊奇的剧照(资料图)

  张掖(资料图)

   《三枪拍案惊奇》张掖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东邻武威和金昌,西连酒泉和嘉峪关,南与青海省毗邻,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为甘州。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

  张掖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奇特,造型各异的古建筑,构建精巧,绚丽多姿,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 大佛寺、 西来寺、土塔、镇远楼、 山西会馆、明粮仓等古代建筑,黑水国遗址、汉 墓群、古城墙、长城烽燧等历史足迹;还有甘泉公园、沙漠公园、黑河山庄、大野口自然风景区等融南国秀色与塞外风光为一体的绚丽的自然景观。其中,隋代木塔、明代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古迹享誉中外,特别是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现存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名扬海内外,大佛寺卧佛身长35米,为全国室内卧佛之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元旦小假期弃"宅"寻乐...
下一篇 武汉供电段举办2011年练功比武活动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