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走鹅卵石路健身法开始风行。大大小小的公园乃至居民小区里都砌了鹅卵石路。每到清晨或傍晚,等着走的人甚至排成了长队。一些居住条件比较好的人还在自己的天井里铺一条鹅卵石小径。按照中医的原理,给足部的穴位以适当的刺激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从而起到健身防病的效果。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用这种方式来健身,盲目使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足部疾病患者不宜走鹅卵石路
脚部有损伤(包括关节胀痛、拉伤、扭伤等)、炎症(包括长骨刺
古代帝王养生不传秘籍
此外,暴露在外的石头上不免沾有灰尘和各种细菌,所以脚部有外伤的人要避免赤脚行走,以防病菌从伤口进入,引起感染。对脚部已有感染的人,像足癣,本身就会导致一些皮肤破损,如果光脚在石头上走,很可能会感染其他病菌,引发一些继发性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脚部没病的人,走完之后也应该马上洗脚,否则如果皮肤不留心被擦伤,病菌会马上侵入,造成局部感染、淋巴腺炎、淋巴结肿大等。 <由于公园或小区里的鹅卵石路是公共锻炼场所,由于个别人染有一些足部的传染病,因此,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所以,最好不要赤脚锻炼,穿上一双棉袜再走可有效阻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传播。锻炼完之后,应及时换洗
由于公园或小区里的鹅卵石路是公共锻炼场所,由于个别人染有一些足部的传染病,因此,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所以,最好不要赤脚锻炼,穿上一双棉袜再走可有效阻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传播。锻炼完之后,应及时换洗袜子,以保持清洁。
患有骨关节疾病的老年人走鹅卵石路有讲究
患有骨质疏松和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人应注意控制走鹅卵石路的时间。因为,骨质疏松会使跟骨的硬度减低,如在坚硬的石头上行走,很容易造成损伤。而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则以骨质增生
虽然现在是夏季,但清晨时分鹅卵石仍然较冷,若贪凉就有可能使关节受寒,从而使疼痛加剧。应尽量选择上午9点左右,这时鹅卵石已受一段时间的光照,有一定的温度,这时锻炼效果较好。当然,应尽量避免午后去锻炼,此时路面又显得太烫了。锻炼完后应及时洗脚,之后用干毛巾把脚擦至发热,这样能够改善微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