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念shǔjiǔ,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各地的"九九歌"的内容也不一样。如河北的"九九歌"说: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下面介绍几个地方的九九歌。
1、北京版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九九歌”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有一首较通俗的汉族民谣是这样的(北京版):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解释:汉族民间俗谚有“头九暖,九九寒”,人们发现如果起头九天暖和,则跟着来的整个冬天都会特别冷。故说“第一莫贪头九暖,连绵雨雪到冬残”。《燕京岁时记》中说:“冬至三九则冰坚。”意思是,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京房易占》说:“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冬至后第三戌,为腊月最冷者。”后来,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但是事实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虽然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自冬至起,三四九刚好在二十四节气的大寒附近。
2、四川版
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
3、河南版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大甩手;七九八九抬头看柳;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
4、湖南版
一九二九,怀胸抱手;三九二十七,檐前雨不滴;四九三十六,茅草吊蜡烛;
五九四十五,咬牙像打鼓;六九五十四,风吹如炸刺;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
八九七十二,娃儿玩泥捏;九九八十一,安排蓑衣和斗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