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顺利实现全年经营工作目标,太原车辆段以保生产、压间管为原则,全面压缩非直接生产性支出,在全段大力开展“勤俭节约、开源节流、修旧利废、降本降耗”活动,提升各项工作质量和效益。
巧打“精细管理”牌。该段坚持从小处入手,从细处抓起,加强对材料的精细化管理。针对材料支领不规范、存在物资乱丢乱放等问题的实际,构建起“有权领料人员准确支出、材料管理人员严格把关、成本控制人员专项检查”的三级成本控制体系,从源头上控制好材料消耗、降低成本投入。同时结合6S管理标准,将良好料、报废料、待检修料进行分类放置,有效减少了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浪费现象。
巧打“精检细修”牌。针对超前修、滞后修、过度修造成的额外成本支出现象,要求职工作业必须按工艺、标准、流程作业。结合现场出现的具体故障,采取试验、检测、集体攻关等多种手段,找准、查明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进行科学检修,摒弃常用的“换件试探修”做法,降低因盲目换件成本支出。针对厂修、段修、委外修、材料供应等导致的质量问题,加大索赔力度,明确责任管理档案,畅通追溯渠道,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巧打“创新创效”牌。该段把技术创新作为促进节支降本的重要方式,灵活运用“课题法”,将生产现场中遇到的难题转化为课题,进行学习研究。与此同时,组织职工开展攻克一项技术难题、创新一项操作法、推广一门新工艺、转化一项新成果节约“金点子”征集活动。
“以往进行轴承内套拆卸时,机器顶针插入不准使得内套报废率达到35%。后来采纳了职工的意见,将垫片放在轮对支架上,内套报废率降为5%,一个‘金点子’每月就节约成本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