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正在加快“走出去”的进程。中俄合作建设“莫斯科-喀山”高铁等项目也取得进展。《欧亚评论》10日称,已经有30多个国家选择或考虑中方高铁系统。
近期,中国高铁在海外市场的进军之路上,不断传来好消息。前有中美合作组建合资公司,为筹建内华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西部快线达成共识,后有印尼高铁项目最终倾心中方企业,共同打造印尼首条高铁为提升本国民众幸福出行,筑下牢固而可靠的基础。目前,中国高铁海外之旅逐步渐入佳境,既具备自主研发实力和制造能力,又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标志着高铁大国正在转变成为高铁强国,未来必将实现国人梦寐以求“高铁梦”、“中国梦”。
连续收获海外高铁项目订单,使得国内民众对于中国外交“新名片”抱有自豪之情。遥想曾经引进西方工业和交通设备的神州大地,如今却成为拥有高铁里程总数最多的国家。从落后的追赶者到顺潮流发展的领航者,中国高铁在国家战略指引下,通过奋起直追创造属于自己的高铁产品,并将中国标准传递到世界多个合作方的土地上。
尽管中国高铁成为国际铁路市场上的“佼佼者”,吸引到多地域的政府与企业的青睐,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更需要铁路运输作为互联互通的基础平台,所以高铁海外发展已经开始“叫好又叫座”。作为系统性工程项目,尽管中国高铁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是依然需要居安思危,了解合作的形势和风险,特别是存在邻国日本高铁的竞争,因此着重于输出价值重于产品本身。
法国皇帝拿破仑曾形容:“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现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共建万众期待的“中国梦”而觉醒,民族企业就一定要做大做强。对比往昔,先走出国门闯世界的“衣帽鞋袜”早已不稀奇,中国高铁改变地是国际舆论的传统固定思维,显示国家扶持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的决心和力度,为众多企业的发展之路带来鼓舞和帮助,中国高铁在海外的成功将带动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依靠创新为核心逐步成为国际性企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