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旅游专题 > 两岸共庆故宫90周年院庆 镇馆之宝齐亮相

两岸共庆故宫90周年院庆 镇馆之宝齐亮相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5-10-16 09:28:27 火车票预订

  电据报道,两岸故宫共同庆祝90周年院庆,端出不少镇馆之宝,书画展品上各有亮点。随着北京故宫《清明上河图》撤展,石渠宝笈特展的第二期由冯承素摹的《兰亭序帖卷》接棒;台北故宫则有同样展现出帝国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大画《京杭运河图》,以及苏轼的《寒食帖》。

  苏轼的《寒食帖》为其存世最佳书迹。

  北京故宫的《清明上河图》再回库房休息10年,为送别珍品,据报导,光是11日,石渠宝笈特展的展区共接待观众4800人次左右,闭馆时间延至隔日凌晨4时;之前这批观众甚至是排上13小时的队,才能一睹《清明上河图》风采。

  赴台的北京故宫副院长娄玮指出,北京故宫的限量政策,在这次十一长假看来算是很成功,但为了《清明上河图》而大排长龙,甚至出现故宫跑,实与观众的观画时间成正比,民众都想在画前多看两眼,排队的人也就只好多等一等了。

  台北故宫为庆祝90周年院庆而规划的天保九如特展中,则不遑多让地展出《京杭运河图》,详绘出全线的山脉、河流、湖泊、湾岸等自然地貌,以及沿线的府县城镇、名胜古迹、军营、船舶等人文景观。

  台北故宫所藏《京杭运河图》结合传统山水画法与写实的观测视角。

  据研究员卢雪燕考证,绘制时间应在清康熙37年至雍正元年之间,提供了清代前期运河沿线自然环境、城镇变迁的历史信息,在艺术性与学术价值上都十分可观。

  台北故宫所藏《京杭运河图》结合传统山水画法与写实的观测视角。(图自台湾中时电子报)北京故宫在《清明上河图》撤展后,接棒的重点展品为唐代冯承素所摹的《兰亭序帖卷》。《兰亭序》相传为王羲之与当时的老少群贤集会后,替所得诗集作序之文,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全文324字,重复的21个字各不相同,各有风韵。据传王羲之酒醒后曾重抄几遍,却始终不及原稿。

  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据传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而藏于昭陵;另一说则存于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干陵中,更为此作增添传奇色彩,但真迹至今杳如黄鹤,下落不明。而众多摹本中,最富知名度者便是冯承素所摹的神龙本,此本将若干有破锋、断笔、贼毫的字摹写细腻,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存真性。

  后人视为苏轼存世最佳书迹的《寒食帖》,其后还有黄庭坚的跋语,双美并俱。过去展览此卷时多半为苏、黄两人书迹分开展出,这回则首度全卷展开。娄玮指出,随着北京故宫将展区扩大至65%,台湾的故宫南院又将在年底启用,展区空间大增,未来两岸故宫在数字展的交流,可望更加密切。

上一篇 10.16台湾花莲附近海域地震...
下一篇 北京八达岭红叶率达到50%...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