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和温泉,还有好山好水,台湾之所以被称为宝岛,大概就是因为在那里他们为此而感到骄傲的宝物散落在各地。魅力无处不在,令人百去不厌。
其实说到台湾,更值得一提的,还是他们的人情味。去过将近三十个国家旅游,我在路途中遇到过不少热情友好的人们,比如像斯洛伐克、巴基斯坦、土耳其,或者在泰国,他们都曾经给我留下至今难忘的回忆。可是,其中印象最深刻、且在我每次过去的时候,还不断地给我更多美好记忆的,就是那些我在台湾遇到的人。
或许跟我的生活经历和环境有关系,在过去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没有特别去了解台湾,是有点像日文中的「食わず嫌い(kuwazugirai)」,意思就是说,尝都没有尝过就说不好吃或者不喜欢。其实当时的我也没有不喜欢,只是身在大陆多年,我对台湾的感觉总是有些复杂的,每当听别人说起台湾,我的反应都带有些否定他的意思。
我在过去的两年内大概去过二十次的台湾,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习惯。你猜我不习惯什么?我每次出游都会对身边的人和事很小心,到了台湾,那里的人实在是太好了,反而让我更加警惕。在基隆,拿着相机站在街头,有位阿姨怕我是迷路了,就问我想去哪里;在台北,双手拿着东西还想把背包的拉链给拉上,有人主动帮我拉;还有一天在高雄,左望右望找着那家旅社,老板看我到了原先说好的时间都没来,他还亲自出来到他们旅社前面等我。可是我的警惕,让自己在面对着这些人时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你知道吗?在基隆的第一位,我看她是不是跟我讨钱的?第二位,我怕她会从我背包里拿东西。第三位,我以为他是另外一家旅社的人出来拉客。因为这样的事情,我们在国外旅游时确实随时有可能遇到,可是在台湾,到最后我都发现,他们原来真的想帮助我,而且没有一次例外,这让我尴尬得脸都要红了。
去得越多,遇到令我心中充满温暖的事情也越多。大约隔了一年,这次又去了一趟台北,我在郊外的菁桐车站前面等车,刚好一位老师带着她的学生路过,一批七八个小孩子,那时候车站对面一家卖冰淇淋的叔叔喊:你们吃不吃冰淇淋啊?就叫骑着车的孩子们在那一条小路的边上排队(排得好整齐),一个一个地接过去,而那些孩子也很懂礼貌地领着冰淇淋跟叔叔道谢谢。我看着这样的场面,感觉自己仿佛在电影的片段中,在台湾,人和人之间,很多时候就这样简单的沟通中都充满着温馨,对我们这些游客,他们也会很大方、毫无保留地,将这样的魅力展现出来。在那里几乎每一次跟他们沟通的机会都是一种享受,我说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涤,其实也并不夸张。
每次去台湾,我都会重新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来也就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那么,不懂中文的情况下这样的信任会不会受到一些影响?因为自从第一次去台湾,我跟他们沟通已经基本没有语言上的障碍,所以没有办法很肯定地讲,可是我相信,去台湾你不会讲中文也不要紧,我看那些游客一个个都开心的样子应该可以证明一切。说起台湾,认为他们的人情味最值得欣赏的当然也不只是我一个,你在网上随便搜一下别人笔下的台湾就知道。
还有一件,在台湾总是令我开心的事情是,那里会讲日文的人很多,尤其是那些稍微上了年纪的人,我遇到过不少次那些人主动跟我讲起日文,有的是在日治时期学了日文的人,还有些是现在正在学习的人。这次到土城看油桐花,在一家露天咖啡厅坐了下来,那里的老板曾经赴日留学,在东京待了四年,会讲一口非常流利的日文。原本我们只是一人点了一杯饮料,可是跟他们聊着聊着,冰水、凤梨、台湾啤酒,端来个不停,最后我们也实在不好意思,要多给点钱,可是人家怎么也不收,说是自己曾经到日本的时候身边经常有人帮着他,他也只是想我们在台湾玩得高兴。后来在林口,我在车站等公车的时候,还跟那位一起等车的阿姨聊了起来,她原先以为我是当兵的(看我的发型?我也不清楚),我告诉她是过来旅游的,她才知道我是日本人,就开始用日文跟我交谈。
对于我们日本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就是在我们国家遭受地震和海啸的大灾难时台湾提供的援助,不单是物资和金钱上的捐助,其实更多是他们这样的心意鼓起了整个日本人民的勇气去面对那场灾难,重建家园。由于种种政治上的因素,我们的政府或许并没有正式对台湾表达谢意,只是我希望他们知道,很多日本人,无论是受到灾难所带来的困扰的人,还是像我这样没有太多直接影响的,都很感激他们在各方面所带给日本的支援。发生地震的那一天我刚好也在台北,知道灾情伤心不已,可是那几天每当别人知道我来自日本,他们一样表示关心,给予温暖,那时候我打心里想,幸好我在台湾,有这么多人关心我。但愿我们永远都是值得他们如此关心和信任的一个邻居,也希望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站到他们的身边。
台湾,谢谢你。
写着写着,我又想订张机票飞台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