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士有“高山皇后”美誉的里吉山由于近年出现大批中国游客,引起瑞士人抱怨,里吉山铁路为此特地设立亚洲列车,但被质疑是歧视。里吉山铁路总裁彼得
芬尼格尔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歧视之说,表示该措施只是为了疏导游客,中国旅客仍可乘坐普通列车。
外国媒体报道称,到里吉山的中国游客爆炸式增长,令当地人感到“受到挤压”,还有人投诉中国人的种种劣行,包括随地吐痰弄脏其他旅客的鞋等。为化解中国人与其他旅客的冲突,里吉山铁路由7月起设置“亚洲游客专车”。对此,芬尼格尔回应称该报道过分夸大,虽然中国游客数量大幅增长,但他们促进了里吉山周边地区的经济。他补充道,未来里吉山铁路准备每周增开15至20班亚洲专车。他承认大量中国游客的涌入令当地人不习惯,所以景点管理方也作出一些改变,例如加强厕所清洁的次数、为中国游客设立专门的“拍照点”,包括峨眉山此前送给里吉山的一块巨石。

不少当地人都在网上留言表示,对旅游业来说中国游客有极大经济潜力,要好好利用,也有人表示里吉山名气不是特别大,所以中国游客数量不是特别高。有网民指“中国人喜欢结伴出游,说话声音有时确实比较大”,但质素并不低,也会自行回收垃圾。
瑞吉山(Rigi)的火车有一段有趣歷史。齿轨火车的发明者尼克劳斯•里根巴赫(Niklaus Riggenbach)在这裡做了前无古人的卓越贡献。从菲茨瑙(Vitznau)出发的列车在6975米的行程攀升了1313米的高度,而从阿尔特戈尔道(Arth-Goldau)出发的列车则在8551米内征服1234米的海拔变化。
试想像一下,当初两个极具竞争力的公司爲了争夺瑞吉山游客而绞尽脑汁。从阿尔特戈尔道出发的齿轨列车(从1875年开始运营),带着游客挺进了瑞吉山的侧翼。另一条始自菲茨瑙的齿轨列车(建于1871年)开到了山上,成为欧洲第一列上山列车。直到1990年两家公司才合作,在瑞吉施塔菲尔(Rigi Staffel)建成了两个换乘点。自此,两线列车便结合成今天瑞吉列车(Rigi-Bahnen)。
从瑞吉施塔菲尔的南部,先沿着之前的菲茨瑙-瑞吉路线前进,然后在铁路分叉的地方穿过草塬到达Chänzeli (海拔1464米)的观景点。在观景点游客可以俯视琉森湖(Lake Lucerne,又称为四森林州之湖)的全景。从观景点下走一段,就到了此次旅途的终点,一个有田园般风景的乡镇瑞吉卡尔特巴德(Rigi Kaltbad,海拔143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