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7日江西省九江发生3.7级地震,根据地震台网测定,6月17日21是29分,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北纬29.71,东经115.73)发生M3.7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震中距九江县21公里,距九江市27公里,距南昌市119公里。下面一起来关江西省九江地震最新消息。
江西九江3.7级地震最新消息
根据地震台网测定,6月17日21是29分,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北纬29.71,东经115.73)发生M3.7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震中距九江县21公里,距九江市27公里,距南昌市119公里。
江西省九江地震,南昌市、九江市和景德镇市部分地区的朋友表示有震感。
当晚,江西省地震局启动Ⅲ级响应,并派遣现场工作组于6月18日00时30分队抵达震中地区。经初步了解,当地震感较强,未出现人员伤亡、房屋明显受损情况。
据了解,2015年九江地震地震瑞昌市有震感,许多市民选择在车内躲避,因想将车开致空旷处,导致瑞昌市多条主干道交通拥堵。17日晚上11时,从瑞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获悉,拥堵发生后,该大队出动近50名警力疏导交通,截至记者发稿时,交通已基本恢复通畅。
截止目前,江西省九江地震并未接到伤亡报告,暂无人员财产损失报告。
江西省九江地震详情
发震时刻:2015-06-17 21:29:01
纬度:29.7°
经度:115.7°
深度:6千米
震级:3.7
参考位置: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县

了解了江西省九江地震最新消息后,江西九江地震历史。
江西九江地震历史
2011年9月10日晚23点20分,江西省瑞昌市和湖北阳新县交界处发生4.6级地震。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省九江市因板块内部地质构造活动引起5.7级地震。
1995年1月24日寻乌又发生4.5级地震;同年4月15日在赣北瑞昌、九江、德安等三县交界处发生4.9级地震.
1987年8月2日赣南寻乌发生5.5级地震;这是1949年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破坏性不是很大。湖北和重庆交界处在1865年发生过一次较大的地震,形成了一个天然大坝,现在这里被开辟为地质公园,即小南海公园。
地震小常识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