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4月27日通渭县2.9级地震。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4月27日通渭县地震的详细情况。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27日通渭县2.9级地震。4月27日通渭县2.9级地震的详细情况:04月27日16时39分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北纬35.3度,东经105.2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发震时刻:2015-04-27 16:39:06
纬度:35.3°
经度:105.2°
深度:20千米
震级:2.9
参考位置: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
4月27日通渭县2.9级地震
4月27日通渭县2.9级地震周边50千米范围内有以下中国境内城市:
城市:通渭县(距震中约10.4千米)
城市:会宁县(距震中约45.8千米)
了解了4月27日通渭县2.9级地震的详细内容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往年通渭县历代地震发生的地震:
从公元前47年至1985年的两千多年间,境内发生较大地震共250次。平均每8年多发生I次,其中破坏性地震有15次,尤以清康熙五十七年和民国9年两次地震破坏最大。历年破坏性地震有:
隋开皇二十年((600)十一月戊子,西安发生5. 5级地震,秦陇压死千余人,毁民舍。
元泰定四年(1327)八月,巩昌、通渭、碉门一带地震,山崩,有声如雷,尽晦。
元至正十二年〔1352)闰三月丁丑,会宁东南发生7级地震,庄浪、定西、静宁、会宁尤甚,波及通渭,移山湮谷,陷没庐舍,有不见其迹者。
明成化十三年(1477)四月戊戌朔,银川发生6. 5级地震,波及通渭,重灾。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闰九月庚辰,礼县发生6级地震,波及通渭,一日十余震,毁屋、窑。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六月十一日,酒泉南发生6. 75级地震,波及巩昌、通渭等地,共倾倒城垣1100余丈,压死军民男妇620余人。
明崇祯四年(1631)六月乙丑,临挑、巩昌二府地震,毁庐舍,损民畜。
清顺治十一年(1654)六月初八日,天水发生7. 5级地震,波及通渭,余震月余,房屋倾塌,人畜被伤。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九月十二日,宁复中卫南发生4.5级地震,波及通渭,重灾。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五月二十一日,通渭南(震中今常家河乡新集一带)发生7. 5级地震,城北笔架山崩,东北城垣覆没,只存西南一隅,官民移住西关,余震两月。上山多崩,城乡压死老幼男女4万有奇。
清乾隆三十年(1了65)七月十八日,武山、甘谷间发生6. 5级地震,波及通渭,被震村庄167处,1372户,倒塌房屋8463间,压死男妇大人52口,小孩46口,牲畜199头。秋八月,雨经旬,地复震,人皆野处.越六日止。
清光绪五年‘1879)五月十二日,武都南发生7. 5级地震,纵横几千里,波及通渭,重灾。
民国9年(1920)十一月七日戌刻,宁夏海原发生8. 5级地震,异常猛烈,通渭境内自西至东150余里,自南至北130余里,居民房屋、衙署及公共斋舍多数摇倒。死28100多人(包括冻饿死),压伤31200人。损失动产、不动产11. 11万元,崩山8处。余震70余日,灾情惨重。
民国10年(19?1)正月卜六日,又大震,摇陷山头,河水积聚较前尤甚。马营至通渭的史家山骆路陷落1里许。山坡平地裂缝甚多,随开随闭,间有泉涌。
民国25年(1936)六月十五日,夭水南发生6级地震,波及通渭。八月[兰州十二日电】:“甘肃东部……秦安、天水、西和、平凉、通渭、径川、礼县、成县等三四十县均有剧震.各县县城及乡村房屋多倒塌,伤亡人畜,被灾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