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开始,厦门将对僵尸车等三种违法停车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昨日,市建设局许勇铁副局长接听市长专线时介绍,今后,违法停车处理将更严格,以拖走为主,拒不整改者还将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与此同时,针对僵尸车整治和停车难等静态交通难题,厦门还将有一系列的“疏通”措施,其中利用地铁施工竖井建设公共停车场最受关注。
为进一步缓解停车难,改善城市静态交通,据许勇铁介绍,结合国内广州等城市在地铁建设中利用施工竖井建设公共停车场的经验,目前,市建设局已委托市规划设计院以厦门地铁一号线施工竖井为例,规划研究利用其改造建设停车场。据悉,地铁竖井是地铁施工中用来挖掘主体的圆形工作通道,面积有200至300平方米,按照目前计划,今后在全市地铁建设中,将对有条件的竖井在施工后不再回填,而是改造为机械式公共停车场。
今年开始,厦门还将继续新建一批公共停车场。导报记者获悉,厦门已出台管理办法和补助措施,鼓励引入社会资本的PPP模式建设公共停车场,目前已初步确定了首批4座停车场。
与此同时,据许勇铁介绍,厦门还将在今后充分利用学校操场、公园绿地等地下空间,策划建成一批公共停车场,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展开。同时,今后还鼓励有需求的地下商场商业设施,改造为停车场。
什么是公共停车场?
公共停车场包括社会公共停车场、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和临时停车场三类。其中社会公共停车场主要指政府有关部门在规划用地上建设的专门供社会公众停放车辆的场所;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是指宾馆、酒楼、机场、码头等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临时停车场是指一些单位利用储备土地、闲置土地或者自有空地设立的用于临时停放车辆的场所。
公共停车场必须向社会公众开放,经营者应分别向工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备案登记。设立临时停车场则须办理许可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