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天空似乎有些调皮,前几天刚在珠海上空出现了漏洞云之后,鱼鳞云景观又在厦门上空上演。下面一起来看看厦门上空现鱼鳞云景观的最新消息吧。
“逆天了,逆天了,快来看看天公的大作。”昨日,“云层像鱼鳞一样遍布天穹,太漂亮了。”许多市民也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民间有谚语:“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也就是说,天空出现鱼鳞云时,往往处在由冷变暖的变性高压气团控制下,云层如果没有继续增厚,短期内仍是晴天。昨日厦门晴朗暖和、最高气温达到17.8℃的天气印证了这句谚语。而今明两天仍旧晴到多云,今天天气继续回暖,气温整体上会有1℃左右的回升,岛内最高和最低气温将达到19℃和11℃;岛外略高2℃,同安、集美可达21℃。明日,厦门上空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进一步小幅回升,白天最高温可能会突破20℃,但昼夜温差大,市民夜晨出行时要注意增添衣物。
鱼鳞云的成因
鱼鳞云是指云间有规则的、空隙大的大范围云层。出现这种云层是天气将转晴并且有两三天万里晴空的征兆。原因是高空冷空气下沉冲破了连续的云层,从而形成了鱼鳞云。冷空气下沉到地面受热,空气中的水分蒸发,相对湿度降低,气压升高,云层也升高(关键词:云层悬浮在等密度的流体中)从而出现连续晴天。这样的云层一般出现在秋天。 也即将出现秋高气爽的征兆。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升华),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