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长江滨江路开始修建,望龙门缆车下站被拆掉,缆车也停运了。望龙门不是老重庆城门之一,它因为正好可以望见对岸江里的被称作龙门的石梁,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但是望龙门缆车同时也是一代重庆人的记忆。
据望龙门缆车最新消息,今后与我们阔别了21年的望龙门缆车将有望复活,喜欢重庆的朋友,可以在这里看到享受到最重庆的景观了。
相信许多朋友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兴奋,小编其实也很高兴,下面一起来回顾一下望龙门缆车老照片,看看曾经的最重庆是如何的。
昨日,市政府发布关于《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批复(下简称《规划》),《规划》中,不仅有多条历史街区,还包括了10多处文物和历史建筑,分为“一片三线”进行保护,而与我们阔别了21年的望龙门缆车,也有望“复活”。
消失了21年的望龙门缆车,有望再次出现在市民眼前。被列入“市保”的望龙门缆车,这次也进入了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
目前,渝中区政府已将望龙门缆车列入湖广会馆风貌保护区规划修复,缆车车厢将被原样复制后成为小型陈列馆,里面能看到当年的历史资料和老照片。据悉,修复后的缆车将成为湖广会馆历史街区的游览景观,同时兼做街区的上下交通设施,缆车两旁还将设立休闲步道。
望龙门缆车老照片:望龙门缆车它使得重庆先于国内任何地方有了这种客运缆车。
那时的重庆渡口繁忙,江边跟城里的公路又有高差,拥挤的梯砍造成诸多不便。
望龙门缆车老照片:陪都有人力财力的优势,便计划在望龙门码头、嘉陵码头这些地方
修缆车这种新鲜玩意,最终先在人流量最大的望龙门开工,1945年建成,茅以升等名家主持。
望龙门缆车老照片:缆车修通后把望龙门码头和望龙门车站连接起来,想必这种机械化交通工具的出现
在当时使重庆人大开眼界,数千年来人们在山城的坡坡坎坎前只能委屈自己
的腿,汽车单车之类的东西碰到山前无路便成为累赘,而缆车直上直下,让旁边梯砍上的肩挑背扛显得原始而笨拙。
当时的望龙门缆车缆车长178米,每车载客50人,建成之初每日客流7000多人,缆车刚运行时每趟车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8分钟左右,这还只是平均时间,高峰时段肯定更短,跟生活快节奏的今天轻轨高峰时间的发车间隔差不多了,再除开这里边有1分钟是缆车运行时间,剩下的用来开门、关门、上客、下客的时间就更少,缆车的繁忙和热闹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