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网友爆出一组某航空公司航班遭遇鸟群撞击的图片,画面上机头、机翼、发动机等多处血迹斑斑,有些部位还挂有被撞后的鸟类羽毛。据了解该航班遭遇撞击后最终安全落地,但是经过长达4个小时的鸟击检查后才起飞。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消息。
大连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净空分部驱鸟队分队长张延波告诉火车小编,鸟类撞击飞行器事件是各个机场都面临的难题。大连机场是候鸟在本市的过境通道之一,每年8月底至11月初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最多时一天有上千只飞鸟途经大连机场。而大连机场平均每天有300多架飞机起降,飞机在空中与候鸟相遇的概率非常高。一旦飞机遭遇大型飞鸟撞击,极易发生飞行事故。为了保障航班安全起降,大连机场在候鸟迁徙期特别加强了驱鸟工作力度。
在大多数人看来,能在万米高空飞翔的飞机是十分牢固的,怎么会受到小小飞鸟的威胁?对此,大连机场机务工程部书记张雷解释说,体形较大和成群的飞鸟对航班的威胁最大。白鹭、大雁和老鹰等飞行高度较高的大型鸟体重可达到10多斤,飞机在高空巡航阶段的时速是800多公里,如果高速飞行中的飞机撞击10多斤的飞鸟,就如同撞击一发“小炮弹”,严重时可撞坏飞机的风挡玻璃和机身。曾经有飞机的机翼根部被飞鸟撞裂,而该部位的材质是2厘米厚的铝板。
另外,在低空飞行区域,成群的麻雀和喜鹊对飞行安全的威胁也比较大,如果飞鸟卷入发动机的内涵道或撞坏发动机叶片,就有可能因发动机停车而发生飞行事故。
目前驱鸟队负责飞机起飞100米和降落60米高区域的驱鸟工作。除了驱鸟发射炮,大连机场还在停机坪周围架设颜色鲜艳的风轮,让飞鸟不敢靠近,使用电子驱鸟器和“煤气炮”赶走飞鸟。记者看到,所谓“煤气炮”实际上是一种以煤气为动力的设备,固定在机场区域,不间断发出声响,吓走驻留在这里的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