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超强台风“海燕”破坏巨大,世界气象组织决定不再用“海燕”命名别的台风。中央气象台决定征新台风名,截至今天11时,“天马”“水母”“斑竹”位列前三。另外,“城管”“国足”均被提名,网友笑称,“叫‘国足’,没啥攻击力”。
一会儿是台风“达维”,一会儿是超强台风“布拉万”……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台风名称是如何得来的?昨天,记者采访了市气象局的气象专家,了解一下台风名称的由来。有趣的是,国际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依然很少有灾难的含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这是因为如果台风到来,可有效缓解当地旱情,为其带来充足的降水。
气象专家解释,台风命名法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可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台风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的一个等级,常常被人们误以为是热带气旋的替称。
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继美国后热带气旋活动最频繁的地区,每年登陆我国的就有十个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