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异常偏暖0.5℃以上、持续时间一般为6个月到1年半的现象。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厄尔尼诺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每4—5年出现一次。
世界气象组织说,未来数月,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将继续上升,与产生厄尔尼诺密切相关的大气条件也将形成并增强。根据气象模型推算和专家意见,此次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延续至2015年的前几个月,其强度峰值将出现在今年第四季度。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关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呢?原来,南美沿岸原本是冷水上规区,亦称之为冷水涌升区。水中有丰富的浮游生物,是鲱鱼的最好食物,但若冷水上翻减弱,由于浮游生物大量减少,鲱鱼就会因缺少食物而大量死亡。这会严重影响当地的渔业生产和经济收入。
从气象方面来说,气象学家的许多研究表明;当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不仅会使热带环流和天气气候发生异常,甚至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异常,出现较大范围的干旱、洪水、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
由于,一九九七年以来厄尔尼诺现象连年出现,我国一些地区范围较大的严重的气象灾害多有发生,所以气象界和社会上很关心“厄尔尼诺”问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一些局部地区来讲,天气的某些异常变化不一定都与这两种现象有关,千万不可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