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最新消息
钱塘江大潮最新消息:8月13日,农历七月十八,为农历七月望汛大潮,俗称“鬼王潮”,常常胜过八月望汛大潮。下午3时左右,潮水以千军万马之势涌向杭州下沙七格沿岸,众多观潮者和行人躲闪不及被掀翻在地。
14点55分,站在猪头角坝上,就可以看见远远的一线潮穿过下沙大桥,朝着七格奔腾而来。熟练的看潮客赶紧从坝前退到后方的观赏平台,喊着:“这潮比昨天还要大啊!”。
五分钟后,潮水已经近在眼前,这翻腾的势头眼看要涌出堤坝。15点02分,大潮重重地拍上了岸,激起约3米高的浪潮,人群传来一声声尖叫声。

浪起到浪平不过2、3秒钟,堤坝前的观潮者根本来不及后退,瞬间被拍上来的浪潮淹没,淋了个落汤鸡,还有不少人在逃跑中倒地摔伤。打上来的浪潮在路边积水三四十公分,停在堤坝上的几辆自行车和电瓶车通通被拍倒在水中。现场一瞬间变得一片狼藉。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天时:农历八月十八,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
地利: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潮水易进难退。钱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剧变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滩高水浅,大量潮水拥挤入狭浅的河道,潮头受到阻碍,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层层相叠,迫使潮头陡立,发生破碎,发出轰鸣;加之江水下多沉沙,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出现惊险而壮观的场面。
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涌潮的产生还与河流里水流的速度跟潮波的速度比值有关,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同或相近,势均力敌,就有利于涌潮的产生,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差很远,虽有喇叭形河口,也不能形成涌潮。
还有,河口能形成涌潮,与它处的位置潮差大小有关。由于杭州湾在东海的西岸,而东海的潮差,西岸比东岸大。太平洋的潮波由东北进入东海之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移,使两岸潮差大于东岸。
杭州湾处在太平洋潮波东来直冲的地方,又是东海西岸潮差最大的方位,得天独厚。所以,各种原因凑在一起,促成了钱塘江涌潮。
风势: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钱塘江大潮最新消息称,这几天处于大潮汛时期,钱塘江潮水的威力不可忽视。今年,杭州已发生两起潮水卷人事件。再次提醒大家,看潮一定要注意安全。潮水来时尽量远离,不要为了拍照、寻求刺激趴在防护栏或挡浪墙上,以免乘兴而去,伤心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