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全时段治超
记者从宁波公路部门获悉,为给杭州湾跨海大桥减压,保障大桥安全,宁波投入近1亿元建设大桥主线治超站,目前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将于8月5日投用,全时段治理车辆超载。
超限超载运输严重危害公路桥梁隧道质量安全,由于涉及主体多、关系利益大、影响范围广,历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据悉,杭州湾大桥日均通行货车为1.2万辆次。“之前采用的多为流动、设岗检查,很难保证每车必查。”市公路局负责人说,在主线上设置超限运输检测站,所有货车必须通过,想绕也绕不过去。此外,治超站实行高速路政、高速交警、公安特警联合执法,24小时值守。如此“高压”治超态势,在国内并不多见。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时段治超站位于大桥南岸的慈溪庵东互通至大桥之间的路基段,分为东西双向两个检测、查处区域。杭州湾跨海大桥全时段治超站选址在沈海高速公路庵东互通至大桥之间的路基段,准确的桩号是g15(沈海高速)1416k+350到1417k+650之间,离大桥还有1.5公里。大桥主线上设置14个检测车道,其中客车专用道为4个,货车车道为10个,在高速主线车道上设置高速预检系统和车道初检系统,东西检测站区内设置低速精检系统和超限运输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双向通过大桥的车辆,抵达超限检测广场附近时,将自动称重预检和初检,一旦检测有超限嫌疑,工作人员将引导货车进入两侧的检测站区进行复检。如果复检检测出属于超限超载车辆,路政和交警部门将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该治超站主要通过公路超限电子监控系统,对过往货车进行三重检查。笔者7月30日在现场看到,距离检测站250米左右的高速公路路面上埋设有超限称重的线圈,货车压过线圈,就进行了第一次“初检”,初检结果马上反馈到前面的led显示屏,提醒司机是否超限。经过检测区域,司机逐渐减速,车道地面上的检测称重设备对车辆进行第二次“复测”,如果没有超限,车辆就可通行,如果发现是超限超载车辆,车道上的栏杆就会自动放下,车辆需要开到旁边检测区进行第三次“精检”。前面两次为动态检测,最后一次为静态检测。静态检测的结果,将是最后的处罚依据。
8月5日以后,从南连接线上杭州湾跨海大桥要特别注意限速。高速交警在沿途一路上设立了限速标志,要求车辆时速从100公里逐步降到80公里、60公里和4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