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铁路项目搁浅
有消息称,因为缅甸民众的反对,中缅铁路项目搁浅。
《环球时报》援引缅甸媒体报道称,缅甸铁道运输部官员敏瓦对外宣布,中缅铁路工程备忘录3年期限已到,目前仍未进入启动阶段,且对于该项目中方也未提出任何续签要求,加之缅甸部分国民、社会组织与一些政党持不同意见,因此决定将不实施该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与缅甸铁道运输部签署上述项目的谅解备忘录,规定工程建设须在签署之日起3年内启动,计划投资200亿美元,中方负责筹措大部分建设资金,拥有50年运营权。
对于该项目的搁浅,有分析指出,这或意味承建方中国中铁(601390,SH)将丢失一笔海外大单。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认为,因为项目没有真正启动,对中国中铁实际业绩影响有限;但泛亚铁路西线的贯通或将因此受阻。

2011年与缅甸签备忘录
中缅铁路北起中国在建的大理至瑞丽铁路的瑞丽东站,从云南瑞丽口岸出境,连接缅甸木姐,向西南延伸,南抵兰里岛至规划的印度洋深水良港皎漂港,全长810公里。
据了解,规划中的“泛亚铁路”,贯穿中国、缅甸、老挝、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由三条线路构成,其中西线正是经云南瑞丽穿过缅甸。赵坚认为,暂时没有其他可行线路能替代,项目的搁浅,意味着泛亚铁路的西线贯通或将随之遥遥无期。
赵坚告诉记者,如果项目顺利进行,我国一些进出口物资将不再受到马六甲海峡的约束,可以直接由皎漂港进出。这对于深入推动中缅经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正因如此,公开资料显示,自1997年开始,在商务部等部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中方就积极主动推进该项目,先后组织技术和商务团队,持续在缅甸和国内开展了大量工作。
2011年5月,中缅铁路运输系统项目谅解备忘录补充协议签订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中铁董事长李长进作为中方代表,与缅方代表签署了《关于缅甸木姐--皎漂铁路运输系统项目谅解备忘录补充协议》。
“在海外推项目一直比较难,高风险不可避免。”赵坚在接受者采访时指出,今年上半年,同样被外界寄予厚望的“高铁换大米”项目,随着泰国前总理英拉的下台,也陷入僵局。就中缅铁路项目的搁浅来看,缅甸损失有限,中方所受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