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现行《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实施以来,因为城市内部各运行系统和外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现行总规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在不改变规划期限和总体框架的前提下,杭州对现行总规进行修改。
即日起,修改过的总规(草案)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市规划局网站、市城市规划展览馆网站以及规划局一楼大厅、城市规划展览馆公示,公示截止日期为7月12日。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汤海孺介绍,经过修改之后,将推动城市建设重心进一步向副城、组团转移。不过,这些规划要落地,还需要依赖专项规划、各个区块的控制性规划细化以及后续的建设和管理。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之公共交通篇
2020年前后,规划目标建成5条线190公里 城际轨道连接海宁、桐乡、临安等8条线路
修改的总体规划中,依然将公交都市作为发展目标,重点建设地铁网、快速路网和快速公交网3张网。
根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杭州规划轨道交通10条线,共376公里。2020年前后,杭州将建成1、2、4、5、6五条线路组成的190公里的轨道交通骨架网络,轨道交通分担率占城市总客运量的20%以上。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上,规划建设8条城际轨道线路,并与城市轨道线路连接,这在规划中被称为“一心八射”。
这8条线路连接的城市分别是海宁、桐乡、德清、安吉、临安、富阳-桐庐、诸暨、绍兴,其中,富阳-桐庐、临安、绍兴、海宁这4条线路的建设会快一点,另外4条是远期目标。
城西新增一条南北向快速路 从紫金港一直到之江
现在的杭州,有多条快速路正在建设之中。在修改的总规草案中,又新增了两条快速路,部分快速路的里程进一步延伸,形成“二环五纵五横六连”的快速路网布局,总长约490公里。其中,吉鸿路-紫金港隧道-紫金港路-紫之隧道-之浦路和头蓬路是新增加的两条快速路。
吉鸿路-紫金港隧道-紫金港路-紫之隧道-之浦路是从杭长高速紫金港互通一路往南的通道,一直可以到钱塘江边,然后可以通过之江大桥与彩虹快速路连接。目前,吉鸿路、紫金港隧道、紫之隧道都已经在建设之中。
头蓬路位于义蓬组团(大江东),主要用于连接义蓬、瓜沥组团和江南副城。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之历史文化景观保护篇
控制城市建筑高度
保护西湖天际线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总规修改也提出历史文化景观保护的进一步要求。规划草案提出,要严格保护世界遗产西湖文化景观,加强对已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名录的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良渚遗址的保护,加强临安城遗址保护,划定半山史前遗址等地下文物埋藏区,新增大兜路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这其中最受关注的,当然是西湖。西湖东南、西南、西北三面环山,东北是市区,构成了“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独特自然景色,从西湖边往东望去,能看到一条美丽的城市天际线。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中,着重要求控制城市建筑高度,以保护这条天际线。
修改过的总规,对城市建筑的高度控制进一步严格,根据和西湖的距离,将城市划分为缓冲区、云山保护控制区和城市高度控制区,控制区一直延伸大江东地区,每一块区域对建筑高度的控制要求不同。
根据公示的修改方案,修改内容主要分为城市发展目标、区域城乡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绿地系统、景观系统等11个方面。
城市空间结构方面,“一主三副六组团”是目前杭州市的城市规划结构,“一主”为主城,“三副”为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六大组团”分别为余杭组团、良渚组团、瓶窑组团、义蓬组团(大江东新城)、瓜沥组团和临浦组团。在修改草案中,撤消了原先的塘栖组团,新增瓶窑组团。
针对综合交通体系,目前杭州市的快速路网规划是“一绕三纵五横”,修改后,杭州将形成“二环五纵五横多连”的快速路网。城西的吉鸿路—紫金港路—紫之隧道一线将由目前的城市主干道“晋级”为快速路。
同时,杭州还将打造“公交都市”的概念,完善轨道、地面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和水上巴士“五位一体的大公交体系”。至2020年前后,将建成轨道交通2、4、5、6号线,与目前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起,形成5条线路总长约190千米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