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闭症日
1938年,美国精神科医生凯纳观察到5岁的男孩儿唐纳德表现出一些奇特的症状,后来又连续观察到10例与唐纳德类似的孩子。1943年,他把这11名孩子诊断为早发性婴儿孤独症,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儿童孤独症,又叫自闭症。孤独症的主要特征为社会交往功能和交流技巧的障碍、异常动作和兴趣以及复杂多样化的重复刻板行为。[
少儿的自闭症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的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孩子不愿和人交流,整天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多数孩子不开口说话,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有明显障碍,接触新鲜事物的欲望和能力较弱等等,严重的还会有自残或暴力的倾向。据专家的解释,这种病病因不明,无从知晓,它既不是先天的,也和后天的教育无关,而且至今也没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应该说这是一个近几年才被人们正视的一个病,过去也有,但相对现在而言较少。但还是有万分之五的发病率。
全球有3500万人患有自闭症这种神经系统疾病。患病的儿童发育受到阻碍,缺乏正常的语言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了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的意识,争取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的状况,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这项决议由卡塔尔提出,另有50个国家共同提案。
200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自闭症的概念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于1943年首次提出。自闭症,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个尚没有被全社会知道、了解的病症。与唐氏综合征等疾病不同,自闭症不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因此自闭症患者容貌与正常人没有区别。
点亮蓝灯行动为了响应 “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代言人机构( Autism Speaks)今年发起了“点亮蓝灯(Light it upblue)”行动,在2011年4月2日当天,美国白宫、纽约帝国大厦、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等国际大都市的地标建筑都会点亮蓝色的灯光,提醒公众更加重视自闭症问题。届时,社会上支持“世界自闭症日”的家庭和爱心人士也将身着蓝色服装,以唤起社会对自闭症问题的关注。
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
世界自闭症日,至今已经成功开展了6年,2014年4月2日是第7个自闭症日。
2014年3月1日,中国三原色儿童发育行为健康公益工程(简称三原色公益工程)、中国儿童发育行为研究院、国际自闭症联盟、中华儿童自闭症康复协会、中国自闭症早期评估干预中心、中国关心下一代公益工程委员会等联合发布2014年第七个世界自闭症日宣传主题:“科学干预、合理治疗、平等发展”,倡导以平等、尊重、关爱的原则去接纳和关注自闭症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