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的危害
冬季,寒潮是一种很大的危害,具体寒潮的危害有哪些?什么是寒潮?
寒潮是一种冬季气温变化的灾害天气现象,即冷空气进入南方造成气温骤降的大风的天气过程,寒潮一般发生在12月到2月里。气象部门的定义是: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寒潮的危害性极强,在地区严重可造成雪灾,在南方地区严重可造成霜冻。这种恶劣天气对于农业、畜牧、、电力、航海及人体健康等都造成巨大影响。
1.对农作物造成冻害(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春季秧苗出土,遇到大幅度降温,会冻死秧苗,秋季农作物没有成熟遭遇降温,使农作物减产)--强烈降温
2.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农场--大风
3.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大雪、冻雨
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是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如1969年4月21日~25日那次的寒潮,强风袭击、以及、、等,陆地风力7~8级,海上风力8~10级。此时正值天文大潮,寒潮爆发造成了湾、莱洲湾几十年来罕见的风暴潮。在山岸一带,海水上涨了3米以上,冲毁海堤50多千米,海水倒灌30~40千米。
寒潮带来的雨雪和冰冻天气对运输危害不小。可造成铁路车站道岔冻结,铁轨被雪埋,通信信号失灵,列车运行受阻。雨雪过后,道路结冰打滑,事故明显上升。
寒潮袭来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哮喘、心肌梗塞、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有时还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寒潮: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可见,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
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寒潮灾害。
以上就是寒潮的危害,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