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广西高铁养路工:跑步进场精调细整保开通

广西高铁养路工:跑步进场精调细整保开通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11-06 15:36:52 火车票预订

  广西多条高铁线路开通在即,南宁铁路局工务系统几千名干部职工跑步进驻高铁沿线,对线路进行精调精整,以确保高铁顺利开通运营。

  背顶蓝天,面朝钢轨,手拿洋镐,挥汗如雨,这是南宁铁路局铁路养路工干活的情景。如果以此认为这帮钢铁汉子干的是粗活,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一直以来,广西高铁养路工干的都是细活,误差用毫米来计算,尤其是在高铁线路上,广西高铁养路工干的比穿针引线还要细的精活。近日,我们亲临黎塘西高铁车间现场,耳闻目睹了广西高铁养路工精雕细琢的身手和故事。

  黎塘西高铁车间是南宁工务段成立的首个高铁车间,有黎塘西和五塘两个工区,管辖柳南客运专线80公里线路和黎塘西站、五塘站、南宁东站南钦场的51组道岔。

  10月28日,车间组织120人的队伍,广西高铁养路工分6组对黄岭一号隧道以及两头的7公里线路进行精调精整。当日13时,在完成人员、设备入场登记后,广西高铁养路工施工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向作业区间出发了。

  庞利平一组8人,负责对隧道前一段线路进行精整。庞利平是班长,他走在最前面,拿着道尺,一边弯腰测量轨距,一边用粉笔在轨枕上写下测量结果。其余人员跟在后面,根据庞利平提供的数据,精确调整轨距。

  “轨枕上写下0.7是什么意思?”。

  “这是轨距误差,说明轨道偏移了0.7毫米,我们要把它调整到0.5毫米之内才算合格。”车间主任蒙晓明解释说。

  “普速铁路的误差范围用毫米来计算,但在高铁,则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0.1毫米!那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

  “这些数据看起来小,但可不能马虎对待,因为高铁运行速度快,轨距误差大了,不仅会影响乘车舒适感,还会埋下安全隐患,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呀。”据蒙晓明介绍,广西高铁养路工每天都要精调大约600米的线路,测量上千次轨距,一忙就是一天,午饭基本都是在线路上吃的。

  高铁工作的高标准不仅体现在轨距误差,还体现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据了解,高铁注重数据分析,调整时,方案要经过反复论证,动了几根轨枕,扭了几颗螺栓都要记录下来,记录在案后才能作业。施工作业线路实行全封闭管理,工务职工必须在规定的施工时间内才能进场作业,而且进出线路时,人员、设备都必须严格登记和核对。因为“对于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动车来说,哪怕是一枚螺栓遗漏在线路上或是动错一根轨枕,都可能酿成惨祸。”蒙晓明说。

  高标准的工作自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据了解,南宁工务段早在几年前就着手高铁人才队伍建设,目前该车间40多名职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全部在高校、外局或厂家进行过理论学习和实作培训,其中还有不少人参加过衡柳新线的联调联试,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黎塘西高铁车间成立后,他们每周利用两个晚上开展业务学习,不断增强业务本领。

  除了工作压力,广西高铁养路工在生活上也面临不少困难。五塘工区离城镇比较远,工区的房子还没建好,广西高铁养路工暂时住在工程局的临时板房里,一间五六平方米的屋子要挤10个人,没有电视和网络,也不通热水。

  “随着建设的推进,条件会慢慢改善,最难适应的还是昼息夜作的作息时间。” 据蒙晓明介绍,高铁联调联试以来以及正式开通运营后,都将实行“昼开夜停”的行车模式,铁路工务职工只能“黑白颠倒”,白天睡觉,晚上干活。广西高铁养路工这种与常人相反的作息时间,不仅对身体是个考验,对日常生活也有一定影响。

  “任务重、标准高、困难不少,但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揣着梦想,心甘情愿来到这里工作的!”在蒙晓明和他的同事眼里,他们是辛苦并快乐的高铁养路人。

上一篇 2013年11月6日台湾高雄地震
下一篇 双十一法定假日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