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距离

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距离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9-13 18:24:24 火车票预订

   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距离

        货运改革是铁总成立后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货改”一跃成为年度热点,以雷霆之势“陈兵”长城内外。

  铁路货改以拥抱市场的姿态,朝着现代物流的目标推进,必然要发展成为系统化和网络化,信息化和电子化,服务社会化、反应快速化和柔性化的物流中坚力量。

  全国铁路网的不断完善和运输能力的大幅提高,奠定了铁路货运系统化、网络化的坚实基础,是货运改革资源整合的最大优势。

  信息化和电子化在铁路客运改革中,成果显著,从客票售票互联网系统的开发与广泛使用而言,已经极大方便了乘客出行。但是,作为铁总改革重点的货运组织,在信息化和电子化方面,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都略显滞后。即便货运网上受理系统已经投入使用,但营业厅业务办理不可能立即退出货运队列,仍是客户办理货运的主要方式,更是货运改革成果的展示窗口。因铁路长久以来重客轻货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大多数货运办公场所狭小、设施陈旧、信息化电子办公设备落后,被货改吸引大量涌入的客户在营业厅可能并未体会的改革的利好,而是质疑。例如,一张快运货单,在某大型车站提货处换票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写登记单号。如果货单和客票一样,改为二维码,同时为营业厅配备扫描录入设备,会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物流之所以普遍为大众接受,融入大众工作生活,最重要的一点,是服务的社会化和人性化,服务的好坏决定了一个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优质快捷的服务应该是所有物流企业追求的品质。铁路货运改革的系统化和网络化、信息化和电子化都可以通过基础建设和硬件设施的改善来提升,但服务的社会化和人性化是与物流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软实力,需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工作理念的培养和员工业务能力的提升来促进。货运改革的风暴带给业务窗口较大的压力,尚有人员配备不足,服务态度粗放等不良现象的存在,没有“微笑”的服务是程式化的服务,而非人性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铁路货运的软实力必须提升,以人为本,才能“留住客户的心”。

  铁路货运改革,以现代物流为目标,系统化和网络化、信息化和电子化、服务的社会化和人性化互相交织,最终归结到铁路物流需要反应的快速化和柔性化,即面向市场,以人为本,根据市场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快速灵活的进行调整,才能整合资源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吸引更多的客户。

  铁路货运改革,是铁路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市场的必然要求。自2013年6月15日铁总宣布改革以来,业绩一路飙升,但为了改革的深入推进,更应该看到铁路货运与市场化现代物流的差距。以此为鉴,才能更好的调整改革的姿态,促进铁路货改朝着现代物流的方向多方位“发力”,贡献经济,反哺社会,造福百姓。

上一篇 绵中铁路通车时间
下一篇 京津城际有百对列车开行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