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日前研究城镇化与交通规划时提出,未来城市群交通发展重点应是市郊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有关研究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城市群仍可界定分为都市圈和城市群两个层次,相对应的轨道交通分别是市郊铁路和城际铁路。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近日组织召开《城镇化与综合交通网发展研究》课题开题会,该司副司长任虹主持相关讨论。这项课题由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承担。
与会者讨论提出,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界定城市群范围;根据中国综合交通发展的实际,未来城市群交通发展重点应是市郊铁路和城际铁路交通。
就有关政策建议,与会者提出:要强调各城市群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生命周期”;探索新型交通投融资模式;实施城市群交通在时间、空间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化发展等。
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向财新记者解释,课题中的城市群可界定分为都市圈和城市群两个层次,相对应的轨道交通分别是市郊铁路和城际铁路。都市圈主要指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与新城或卫星城,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职住关系(指就业与居住——编者注),存在较多的通勤出行。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依托的是经济产业的联系,具有合理的功能分工,商务出行更多一些。
程世东表示,由于不同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客运需求和既有交通基础设施也不一样,东、中、西部地区不同城市群交通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他提出,都市圈范围内,特大城市、大城市与周边新城、卫星城之间,市郊铁路建设的迫切性更强一些,因为目前都市圈的发展相对城市群更成熟一些。
在融资模式上,程世东指出,不同的轨道交通的性质不一样,这决定了它们的投融资模式应该也是不一样的。市郊铁路更多的是中心城市出资建设,而城市群的城际铁路涉及到多个城市,需要由当地上级政府统一协调。他称,珠三角的城际铁路建设中,广东省政府的融资模式和按城市经济状况协调资本金比例的方法值得借鉴。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的材料称,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群逐步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开展《城镇化与综合交通网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意在提出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进而根据城市群的本质特性,研究建立相应城市群范围界定指标和量化标准,同时提出城市群交通发展思路和相应的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今年4月,该司曾就《城市群综合交通网规划方案》征求意见,其中的未来城市群
概念覆盖11个区域,包括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乌鲁木齐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等。
有研究人士向财新记者谈到,此为内部征求意见,不排除其它城市群将列入规划之中。
此前,环渤海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早在2005年已经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
未来交通以城际铁路为主,相信对城市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