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杭州地铁是最明智选择 但最后“一公里”的路程尴尬了

杭州地铁是最明智选择 但最后“一公里”的路程尴尬了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8-09 02:14:09 火车票预订

       进入夏季,杭城市民饱受着高温的考验和煎熬。

  除此之外,每天上班还得面对早高峰的无奈。

  高温、高峰,面对“双高”,市民该如何选择最“easy”的出行方式。

  每种方式的高温指数、拥堵指数、低碳指数、出行费用又是多少呢。

  8月7日,早高峰,我和我的3个小伙伴从武林广场西跑道出发,分别采用地铁、公交车、公共自行车、自驾车等方式前往钱江新城的市民中心,全程体验和感受“双高”下的杭州交通。

等待地铁的乘客

  交通工具:地铁+步行

  高温指数:☆☆☆☆☆+★★★★★

  低碳指数:★★★★☆+★★★★★

  拥堵指数:☆☆☆☆☆

  耗时:1个小时

  出行费用:3元

  体验人:童俊

  7点30分,我和三个同事在武林广场西跑道集合。

  7点33分,我从环城北路的出入口进入杭州地铁1号线的武林广场站。

  在自动售票机上,花3元购买了去婺江路站的票。

  此时,地铁站内的乘客并不多。

  在入口的时候,工作人员正在派送免费的地铁报——《城报》,拿了一份,挺薄一沓,如果逐字逐句阅读,连广告都不放过,那么在地铁上打发时间足足够了。

  7点35分,我挤上了湘湖方向的地铁。

  偌大的车厢,人挤得满满当当,大部分都是“站票”,幸亏空调很给力,尽管摩肩擦踵,但也凉爽。

  我仔细观察了周围的乘客,有的低头听耳机,有的看报纸,有的看车厢里的电视新闻,甚至还有人在车厢里吃韭菜馅的包子。

  我身边是一个穿着白衬衫、黑西裤的白领模样的男生,拎着一个公文包,戴着黑框眼镜。

  他叫小李,在下沙上的学,今年毕业后,在滨江某企业做投资顾问,按照公司规定,上班必须正装。

  以前,每天他得挤公交车,倒腾好几趟,才能到公司,本来西装笔挺出门的,等到了公司,浑身大汗,西装已经被折腾得皱巴巴。那会儿,他每天得拎着一个专门的服装袋上班。

  现在好了,地铁的空调特别给力,从下沙上车,在滨江的江陵路站下车,走两步就到公司了,再也不会那么狼狈了。

  从武林广场到婺江路,期间要经过凤起路、龙翔桥、定安路、城站4个站点。

  其中龙翔桥和城站是乘客下车的高峰站点,过了这两个地方,车厢里的乘客就剩下一半了。

  7点54分,抵达婺江路站。

  20多分钟,相比其他出行方式,地铁无疑是最便捷的。但是到目的地的最后一段路程该怎么办?

  从地铁站到市民中心,大概2.5公里的路程。

  婺江路左转到钱江路,经衢江路、清江路、城星路,到解放东路口右转前行就是市民中心。

  尽管在早上8点,但是太阳已经很大了,地面温度正逐渐升高,加上早高峰的车辆倾巢而出,走在路上,吹到脚踝的风是滚烫的,走了500米就已经浑身冒汗了,路上都是开车或者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人,鲜有步行的人。

  幸亏钱江路过清江路口后路边是大片高耸的树荫,走在阴凉处,稍微缓解了高温的灼热。

  8点30分,步行30多分钟后,抵达市民中心,与小伙伴们会合。

  此时,选择自驾车和公交车的小伙伴已经提前到了,只有骑公共自行车的伙伴还在最后的冲刺中。

  【体验报告】

   地铁是最明智选择但最后“一公里”路程尴尬了

  选择地铁出行是夏天和早高峰最明智的选择,但是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路程这是最尴尬的地方。骑公共自行车和步行必须要经受住高温的考验。

  根据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经验,只有等待杭州地铁多条线路建成,实现东南西北大贯通大循环,成为一个地铁路网后,才是杭城市民真正地铁时代的到来。

  【数说地铁出行】

        高温天地铁客流量大幅上涨

  进入高温天,地铁客流量大幅上涨,7月份1号线全线日均客流量约28.8万人次,相比5月份是上涨40.1%,比6月份上涨34.4%。另外,客流量上涨也有受杭州新火车东站开通的影响。

  为进一步便利市民出行,杭州地铁1号线自8月1日起延长运营时间,末班车起点站始发时间延迟至22时。

  早晚高峰期间,地铁客流量达到高峰。以8月5日为例,上午7:00—9:00期间,客流量约54000人次,下午17:00—19:00期间,客流量约47000人次。


上一篇 海底探险之旅 马尔代夫海底餐厅
下一篇 印度尼西亚 海底火山潜水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