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爆料,受合肥至长沙高铁开通影响,相应航线遭遇客流下滑尴尬,对于高铁的“抢食”,不少航空公司给出了极低折扣,甚至有航空公司考虑关停航线。为此,国家名航局在官网上公布了关于2013年支线航空补贴预算方案,累计将斥资4.3346亿元补贴21家执飞支线航线的航空公司。
一时间高铁“挤压”说、民航“喂奶”说此起彼伏,似乎又回到当初高铁大干快上之时。对此笔者认为无论是铁路还是民航都需正确看待高铁挤压效应。对于铁路来说,盲目自信等于作茧自缚,因为铁路以货补客的经营模式难以靠一两条高铁的开通运营发生彻底转变,况且还有2.8万亿的负债需要偿还;而对民航来,无端自卑也无异于杞人忧天,稍有市场常识的人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存在即合理。西欧等经济发达国家,高铁动车已有多年历史,航空公司依然屹立不倒。我国高铁开通运营也已多年,我们没见到有那一家航空公司倒闭。因此,对所谓的高铁“挤压”说,民航“喂奶”说,大可不必沾沾自喜或是如临深渊。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是必然的,打破大一统的垄断经营是迟早的事情。铁路、航空、水路和公路运输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大众交通工具,其关系不该是站在对立面上你死我活较量的对手,而应是目标同向携手并进的兄弟。人为地制造对立面,不仅于事无补,还极易引发行业间的恶性竞争。当下对于铁路、航空、水运和公路运输应该做的是发挥自身优势,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市场做活做大。具体说就是手拉手开展合作双赢,铁路廉价、公路便利、航空快捷、水运大运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开展优势互补,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铁空联运、铁水联运、水陆联运,在携手中共赢。例如在铁路新近开展的货运组织改革中,铁路发展门到门的运输模式,其中门到站、站到门的运输最终要靠公路运输来完成,自投资金成立运输公司成本太高,这就给公路运输创造了条件;再如多家快递企业看准了铁路运输的廉价、大运力、不受气候影响的优势,提出与铁路联手开展现代物流,以降低运营成本,等等这些都是合作双赢的案例。难道铁空、铁水之间就没有这样的利益切合点吗?
在此,笔者提醒有些人。进化论里不仅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弱肉强食,还有动物间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典范。
作者:赵利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