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左右,建立健全珠中江经济圈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实现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与优化配置,打好与珠江口东岸、港澳衔接的交通网络基础,构建起“珠中江一小时生活圈”。到2020年,区域综合交通网络趋于完善,全面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起“珠江口西、东岸一小时生活圈”。
在路网建设方面,该规划提出要在三地之间构建“十横十四纵十五加密线”区域高快速路、“六横九纵十条加密线”区域主干路和9段市际联系支线。同时,规划提出在近期之内(即2015年前),要撤销二级公路收费站,并研究撤销一级公路收费站,同时完善联网收费系统和区域联网不停车收费系统。
亮点2 争取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开工
速读:在轨道交通网络方面,国铁干线网络规划“二纵三横”布局,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四纵五横”布局,形成快速便捷、覆盖中心城区及重要组团的轨道交通一体化网络。三地的水上运输将形成以珠海港为主的港澳线水上高速客运体系。
近期,三地将争取深茂铁路、南沙港疏港铁路、中山港铁路、珠海市区至珠海机场城际轨道、广佛江珠城际轨道、江门南至高栏港段复线开工建设,并开展江恩城际、中山-南沙-虎门城际轨道交通的前期研究工作。
按照该规划,三地的水上运输将积极打造珠海邮轮挂靠港,在横琴、桂山或海泉湾等地建设邮轮停靠码头,在珠海的海泉湾、横琴和江门潭江半岛的休闲旅游岸线规划建设综合性游艇及客运码头,在珠海的香洲、唐家港、淇澳岛、九洲,江门银湖湾、江门主城区,中山的小榄镇、南头镇等休闲旅游岸线规划建设都市公共需求型为主的游艇码头。
亮点3 建议成立专项小组推进断头路建设
速读:自珠中江三地签署区域合作协议以来,就提出要打通断头路,解决民众出行难的问题,但在各种原因之下,大多数列入计划的断头路推进缓慢。规划建议,三地要成立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一体化专项小组。
专项小组建立后,有望建立跨区域、跨行业,涵盖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的一体化管理机制。针对中山南朗翠亨新区-珠海唐家湾高新区,中山坦洲-珠海前山、南屏地区,珠海西部沿海-江门银洲湖、广海湾地区,江门江海-中山古镇、横栏地区,要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指引。
亮点4 规划新增7处珠海异地候机楼
速读:改善珠海机场的集疏运条件,规划提出重点引进航空公司在珠海机场设立基地或分公司,并充分利用珠海机场硬件设施、地理区位、比较丰富的空域和土地资源,开发航空物流、飞行训练、飞机维修以及围绕机场发展电子、会展、商贸等其他行业。
三地将结合珠海机场及珠三角其他机场在珠中江三市的异地候机楼现状布局,研究区域候机楼的布局优化方案,扩大珠海机场的服务范围。中远期规划新增7处珠海异地候机楼,近期重点加大江门市珠海机场异地候机楼的建设。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