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洁
一幢幢白墙青瓦的桂北居民特色建筑,面朝芦笛岩,背靠桃花江,沿岸群峰环绕,流光溢彩,山映水,水浮山,恰似一幅美轮美奂的山水彩墨画,远处似乎传来农家乐里的“豆腐鱼”飘香四溢。这个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美好景致,是“广西特色旅游名村”桂林市鲁家村。
过去的鲁家村是人们印象中“又穷又邋遢”的旧村落。鲁家村的变化只是近年来广西旅游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广西游客总人数年均增长16.6%,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4%。2012年广西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60亿元。
“实践证明,旅游业是最符合广西区情、最富有广西特色、最能充分利用广西资源、最能吸引人气财气的产业。”在日前召开的广西旅游发展大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彭清华说,“我们将加大力度,加快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产业发达、服务优良、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开放度高、竞争力强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强区。”
产业发展
理念先行
日前,广西颁布了《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广西旅游业发展目标:力争到2015年,广西旅游业总收入实现3000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3亿人次;到2020年,基本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认为,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首先要树立并增强现代旅游发展理念。
“广西拥有好的资源,宜人的气候,具备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洁净空气等现代旅游要素,拥有山脉、河流、岛屿、气候、森林、动植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风景资源,可以说是宜游又宜居的好地方。”陈武说,与旅游发达省份相比,与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当前广西旅游资源开发挖掘不够旅游精品和高端项目不多旅游产业规模不大旅游品牌知名度不响旅游市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在现代旅游发展理念和意识上与先进地区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此,陈武提出了增强产业、富民、文化、创造、品牌和生态等理念,从根本上去推动广西旅游业的发展。
陈武认为,旅游业既是发展工程,又是富民工程,已成为老百姓致富和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手段。“一个旅游点致富一个村”、“一个旅游区繁荣一个县”的例子很多。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范围广、层次多吸纳能力强。因此,广西将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围绕富民、就业做工作,尤其在贫困地区开展旅游扶贫。
抓重点
以点带面促发展
2012年广西人均GDP已达4446美元,标志着广西旅游业已步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新阶段,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转型升级期。如何加快广西旅游业跨越发展,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强区的转变,打造广西旅游的升级版?
“发展旅游要做的事情很多,必须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建设,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打响品牌。”彭清华说,“广西将重点优化布局,全面构建"一个旅游龙头、两条旅游发展带、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和一批旅游名县名镇名村"的旅游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2012年,国家正式批复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不仅给桂林旅游(000978,股吧)发展带来契机,也给广西旅游带来新的机遇。
下一步,广西坚持以桂林为龙头,着力建设“桂林—柳州—来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北旅游发展带和“贺州、梧州—贵港、玉林—柳州、来宾—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沿西江东西旅游发展带,加快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形成南宁、桂林、梧州、北海四大旅游集散地。
同时,广西重点打造一批旅游特色县、乡镇、村寨。广西将重点规划建设20个特色旅游县,各市将重点建设一批特色旅游乡镇,各县(市、区)也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一批特色旅游村寨,把特色旅游县城、乡镇、村寨培育成为广西旅游业发展的新载体、新亮点。
不仅如此,广西还将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和旅游品牌,加快建设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景区景点,打造一批便捷通畅的旅游精品线路,开发一批适应各种层次游客需求的旅游新产品,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的旅游服务基地,从整体上提升广西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