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网上预订就上:pay.huigongju.com】
从京张铁路看晚清政府的人才观
今年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100周年。值此之际,京张城际铁路也将破土动工,这是对京张铁路建成通车100周年最好的纪念。说京张铁路,就不能不提到詹天佑;说詹天佑,就不能不提到袁世凯;说袁世凯就不能不提到晚清政府。这既是一段尘封的历史,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纪念她,首先就要尊重、还原和认识她。
提到晚清政府,我们一直以来的印象和看法是腐败无能,卖国求荣,好像一无是处,不过京张铁路是个例外。从开始晚清政府接受袁世凯的建议,决定“此路即作为中国筹款自修之路,亦不用洋工程司经理”,不难看出其“举国立志”;到最后支持詹天佑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使京张铁路顺利建成通车,却也是“为国争光”。
我们无意于评价晚清政府,因为这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其本质就是腐败无能,卖国求荣;晚清政府主导下的中国已经沦落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但在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上,却不失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值得我们现在借鉴,那就是晚清政府在修建京张铁路上所体现出的难能可贵的人才观。可以说,没有人才,就没有京张铁路。
一是鼓励人才干大事,支持人才干成事。由于京张铁路所处区域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这个工程的设计、技术和施工,难度是非常大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面对这个英俄使臣断定中国人无法完成的艰巨任务,时任晚清政府北洋大臣兼督办关内外铁路大臣的袁世凯向慈禧太后保举詹天佑但此大任。詹天佑领命后,袁世凯又从资金拨付、物质供应、关系协调、人员安排等多方面鼎力支持他,实际上是充当了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得力的“后勤部长”。所以说,没有袁世凯这个“伯乐”,就没有詹天佑这匹“千里马”,更不会有京张铁路这个不朽的传世杰作。
二是论功行赏,助才成长。我们在看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段经历时,注意到在京张铁路推进的每一关键阶段,詹天佑都会被晚清政府及时地论功行赏,加官进爵。1905年,他“任官办京张铁路总共工程司兼会办局务”。两年后,他就“升任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司”、“邮传部路务议员”。1908年,“因筹划京张铁路功著,被派任邮传部二等顾问官,加二品衔。”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他被“邮传部以本部丞参候补”。这些举措,对于激励詹天佑,同时更好地发挥其才干,增强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速推进京张铁路修建进程来说,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三是不拘一地用人,天马行空展才。在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期间,晚清政府也没有让他“一心一意”筹办京张铁路。比如1905年他就与同事“被派为我国出席在美国召开的第七次万国铁路会议代表”,只是后来“因工作繁忙,未能赴会。”1906年,他又被晚清政府任命为“学部考试回国留学生襄试官”、“江苏铁路工程顾问”。1907年又被邀请前往京汉铁路黄河大桥工程视察。1908年底,又被晚清政府派往审定济南黄河大桥工程设计,以及“商办四川省川汉铁路首段宜昌万县间”工程事宜。这样大手笔地配置人才资源,不仅把詹天佑的铁路方面的专长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盘活了整个中国的铁路建造格局,开创了中国铁路修建史上的一个“黄金期”。
***先生就讲“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人才难得呀!”晚清政府能够修建京张铁路,离不开詹天佑这个关键性人才,甚至也不能缺少像袁世凯这样的荐才、助才的功臣。而詹天佑的杰出贡献,不止是主持设计和修建了京张铁路,更重要的是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这方面急需的爱国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詹天佑研究文集——纪念詹天佑诞辰135周年》,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版。
2、《新疆都市报》2009年6月20日刊载的文章《袁世凯三助詹天佑》。
下一篇
列车故障1号线停运20分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