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铁路改革的后期效应——投融资体制改革

铁路改革的后期效应——投融资体制改革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7-27 18:52:06 火车票预订

 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将于9月底前上报给国务院,有望于今年年底出台。这将理顺铁路投融资体制,并对铁路历史债务问题进行安排,有利于未来铁路建设的发展。(摘自中国证券报7月23日)

  按照原铁道部今年年初制定的规划,2013年铁路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00亿元,其中基建投资5200亿元,计划开通新线5200公里。公开资料显示,上半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33.22%,基建投资完成全年计划的35.96%。下半年4000亿铁路建设资金,引得数位地方一把手的“争夺”,有资料显示今年入夏以来,青海、山东、安徽、河南、河北、西藏等省区领导相继进京,谋求中国铁路总公司对当地铁路建设的支持。

  据有关人士透露本次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大概要解决三个问题:铁路债务怎么办,铁路运营怎么办和未来铁路建设怎么办。我们应如何理性看待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是决定铁路改革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

  早在2012年5月原铁道部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宣称铁路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依法合规进入铁路领域”,并将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并强调,“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对民间资本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铁路总公司作为此次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要有力实行就必须做到率先放下了身段,鼓励民间投资,合理引导,理清思路,明文规定,严格执行,防止迁曹铁路、衢常铁路重蹈覆辙。

  铁路总公司还必须正确处理好铁路债务、运营和建设方面的关系,要让投资者看到铁路运输给自己带来的效益。俗话说“在商言商”,作为一家企业运营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而铁路运输却承担着诸多国家公益性运输,一条合资铁路如果让投资者天天承担公益性运输的成本,势必会降低利润,势必会打消投资者的积极性,这又何谈投融资一说。铁路总公司要把投融资进行与原有债务不能混为一体,对债务要进行重新划分,要求建立公益性运输补偿制度、经营性铁路合理定价机制,为社会资本进入铁路领域创造条件,让投资者看到盈利的曙光。

  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能否得到国务院的审批,能否执行好、利用好是对铁路体制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成败是铁路体制改革的后期效应,我们应该充分抓住这次投融资改革机会,进一步推动铁路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作者系评论员彭明辉)

上一篇 铁路,期待你的华丽转身
下一篇 因为有你,我们的旅途更清凉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