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航空资讯 > 致敬锡林浩特机场的幕后“导演”

致敬锡林浩特机场的幕后“导演”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7-27 17:16:45 火车票预订

  “各单位请注意,因本场天气原因,今晚的KN2265航班取消,明天不补班,收到请回答。”锡林浩特机场航务保障部管制员房大志抓起对讲话筒,干脆有力的话语在我耳边萦绕,这就是业务素质,没有多余的语言,简单而明了地表达清楚,这就是给我的第一印象。

  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幸运的来到锡林浩特机场办公室工作,我上的是行政班,而机场公司的主力军——技术岗位的员工,他们实行的“换人不换岗”制度,也就是他们上一天休一天。咋一听,机场外部人可能觉得蛮好的,第二天不用上班,连我这个机场新人觉得这个工作制度不错。其实不然。如果不深入体验他们的工作,很难感受到他们的辛苦付出。

  6月25日晚上10点,当我给房大志打电话时,大志电话里说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我们还在紧张的工作。我拿起相机,去航务保障部工作的地方——蒙古包,就是锡林浩特机场的旧航站楼,准备记下他们工作的点滴。

  按下门铃,我走进这个神奇而古老的蒙古包,来到机场公司的指挥中心——调度室。这是一间大约20平米的房子,正对门的三台大型设备和一台电脑便是锡林浩特机场航务保障的运行中枢,它们是管制员们所熟悉的自动观测系统、OTE陆空通话系统和单边带通话系统,电脑是专门用来传递飞行数据的。走过阳台,便可以看到机场的停机坪。整间屋子没有风扇,在这炎热的夏天,只能通过打开通向阳台的门才能吹进些凉风。我抬头看灯管,爬满了各种飞蛾和蚊子。房大志开玩笑地和我说,没有这些飞虫的陪伴,慢慢长夜该如何度过。在这小小的工作室里,却承担着整个机场航务调度的职责。管制员不仅负责航行情报、地面保障的运行指挥调度,还要负责航空公司航务代理和应急救援工作,可以说,他们才是飞机正常起飞降落的真正幕后导演。

  走出调度室,我又来到观测室。观测员秦丽萍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进行分析。我刚进去一分钟,觉得耳朵嗡嗡嗡直响,偌大的一个电脑服务器就摆在屋子里面。秦大姐告诉我,这个服务器一年365天就没有歇息过,每天都在转动,声音大,辐射强,但又离不开它的运行。在一排桌子上摆放着7台电脑,这就是观测员工作的环境。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电脑辐射强,夏季雷雨天气居多,航班经常出现延误,他们一加班就是凌晨3,4点,然后等待下一班的观测员替岗。秦大姐才能拖着疲惫的身子在凌晨4点坐上通勤车回家休息。当和秦大姐聊到观测员的工作时,秦大姐笑着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做好气象观测,保障飞机的安全起落。加班是正常的,想想那些由于飞机延误只能等待的旅客们,旅客是花钱等飞机,而我们是拿工资等飞机,我们还赚了呢!机场是个公共服务行业,我们根本没有理由抱怨!秦大姐散发的积极乐观的正能量感染了我。

  怀着尊敬的心情,我来到通信导航室。里面有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值班,他们正在记录设备维修的相关事情。通导员孙鹏向我介绍,航务保障部通信导航技术员主要负责高频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设备、地面导航设备、地面对讲通信设备、自动转报机、语音记录仪的管理、运行、日常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稳定正常工作。我们的工作外人看起来很清闲,但是我们得时刻保持警惕状态,万一发生通信设备故障,我们得迅速作出反应,赶往现场,进行维修,保障机场设备的正常运转。通导员何秀芳说,我们航务保障部做的都是幕后工作,我们做的事就是和机器设备打交道。别人也许看不见,但是缺少我们部门,整个机场将陷入瘫痪。

  从航务保障部出来,已经是晚上11点半,回到宿舍,打开相机,看到他们的工作照片,心里由衷的敬佩,敬佩他们不知疲倦、无怨无悔,敬佩他们不喊苦、不喊累、敬佩他们兢兢业业、积极乐观。他们表现出来的工作热情和状态正是锡林浩特机场员工正能量的表现。传递正能量,机场方能发展好,员工方能生活好。

  夜深人静,当大多数人已入眠的时候,锡林浩特机场的蒙古包调度室还亮着灯。陆空通话和电话声此起彼伏,航务保障部的员工们又在忙碌的工作。让我们为锡林浩特机场的幕后导演竖起大拇指。


上一篇 机场建设费摇身变民航发展基金...
下一篇 美东部地区暴风雨肆掠...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