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计划9月份推出“定制公交”的消息在网上炸开了锅。按照“定制公交”的模式,市民可以直接在网上报名申请乘坐某个方向的车辆,一旦人数达到要求,公交企业便可安排车辆输送。对于这种量身定做的公交特殊服务,主管部门以及海口公交集团均表示,现阶段在海口不会推行,认为这种模式不具复制性,不能简单拷贝使用。
“定制公交”走起高端线
乘公交太挤,自己开车又太堵,打车出行又吃不消,这种背景下出台的“定制公交”服务引起了各界关注。据了解,所谓“定制公交”指的是市民通过专门的网站提出自己的需求,公交集团根据需求和客流情况设计出公交线路。
显然,“定制公交”服务更加方便,而且避开可能需要的公交转乘等问题,节约了大量时间。由于这种模式把主动权交到了市民手里,市民可提出自己的出行需求,公交企业将根据这些需求开行针对性的派车服务。
不过,要享受到这特色服务需要满足不小的要求,考虑到开行成本等问题,开行定制公交需满足每条线路能有70%以上满载率的条件。乘客还需按月订座,同时提前按月在线支付费用。当然,票价也明显要比公交车的高。
据预测,北京“定制公交”的票价大约15元一个人。而另外一个紧随其后开展“定制公交”的便是上海,上海推行这一服务的公司收费标准也不便宜,想要定制这项服务的乘客需每月先付299元会员费,每次乘车再按距离长短额外刷卡5-10元不等。
公交首先服务公众利益
“我觉得创意挺好的,但是好像海口还没有这个需要。”家住府城的梁女士认为,海口与北京不同,客流量、城市路网、区域大小等有很大的区别。海口主城区本来就不大,平时上班从府城到海秀路也就10多分钟的路程。不过,她认为,这个措施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这个措施也给海口公交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市人大代表杨光认为,公交服务面向的是广大市民,而这种“定制公交”可能会影响到现有公交运行的秩序。众所周知,公交运力都是经过政府核批的,而运力的多少是根据客流量、居住人口、路网发达情况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如果抽调一部分运力来满足部分市民的“定制”需要,那其他区域的运力难免会受到影响。这种措施对于公交服务并不算发达的地方而言,很容易造成运力资源的浪费。当然,这种措施也有其有利的方面,这主要是解决了部分市民的上下班出行问题,提供了便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拥堵。
“我认为这个不具有复制性,个性服务必须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海口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或上海的“定制服务”是基于城市公交客流而决定的,这与海口有明显的不同。而且,大城市城区面积大、客流量巨大,公交运行任务更加繁重,个性化的公交服务成为常规公交服务的一种补充。因此,在公众服务上不能简单地照搬其他地方的做法,而且近两年来我市新开辟不少线路、新增运力更加充裕,总体而言,目前海口的公交运力可以满足客流需求。
我市将根据实际创新公交服务
“这实际上就是包车服务,只不过包车的主体更加灵活、分散而已。”市运管处有关负责人说,虽然“定制公交”打的是公交的旗号,但按照理解,从A点直接抵达B点的运输服务实际上就是包车服务。目前,包车服务更多的是一些学校、大工厂或工业园区,通过市民个体自发报名包车较少,但说白了,这还是包车服务。
据介绍,包车与公交有着很大的区别,公交车可以在沿途站点上下客,但包车不允许沿途揽客,仅仅是点对点之间的运输服务。目前,海口有5家包车企业共264辆车,运力非常充裕。这类包车服务属于企业包车业务,如果包车过程中出现沿途揽客、卖票等行为均属于取缔范围。
不过,对于“定制公交”这一创意,该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城市公交的发展不能仅限于原来的常规服务,各类符合市民利益的服务形式都可以考虑,比如去年海口基于国贸等区域道路管制的实际,开通了3条公交环线,并开通了首条快速公交线,这都是根据海口的实际情况而推行的。换句话说,海口推行环线公交,并不意味着三亚、琼海就需要开通环线公交,一切要依据当地实际。
值得关注的是,在公交服务的创新上,我市也有一系列的计划,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BRT”大容量快速公交项目便是其中的一项,此外还将根据居民区分布、市民出行习惯等,研究开展商务快巴、公交快车、社区公交等多样化公交服务,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扩大公交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