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7时45分,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发生6.6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震中烈度8度。地震发生后,中国各方迅速行动,展开救援。兰州铁路局已经启动应急预案,重点对桥涵隧道、桥梁支座、通信信号设备进行检查,确保铁路线路安全。同时做好震后救灾物资运输的各项准备工作。(7月22日)
一场强震突袭,甘肃岷县、漳县告急,地震后的抢险救援,中外瞩目。地震发生后,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兰州、西安、成都铁路局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扣停列车、改线运行、全面检查线路等应急措施,确保旅客安全。在因为受灾致使列车停运、晚点、改线等旅客列车上,铁路职工通过列车广播第一时间向旅客通报灾情,逐节车厢安抚旅客,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郑州铁路局及时通过官方微薄发布列车停运、改线运行区段及办理退票或改签手续等事项(22日中新网)。
有力的措施,积极的应对,灾难面前,中国铁路展现出了高效与担当。那么,这样的高效与担当来自哪里呢?
这样的高效与担当,来自正确的决策。把确保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第一要务。西安铁路局管内的宝天、宝成、宝中、陇海、阳安线各单位组织震后“五位一体”检查,迅速排查地震对行车设备的影响;各分管局领导按照包保分工,西安、汉中、安康、延安等片区,组织片区各单位做好防洪抢险、震后安全检查和旅客列车解释安抚工作(22日中国网)。兰州铁路局安排陇海线天水至兰州间的沿线车务、供电、工务等单位组织职工上线巡查线路,重点对桥涵隧道、桥梁支座、道岔等重点部位和接触网、通信信号设备进行检查,确保铁路线路安全。同时,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和甘肃省的安排部署,做好震后抢险和救灾物资运输各项准备工作(22日),开辟绿色通道,救灾物资优先配车、优先装车、优先挂运,开行“抢”字头列车将以最快速度奔赴灾区,确保第一时间驰援灾区。
这样的高效与担当,来自铁路一如既往的社会责任。“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是铁路对社会的承诺,永远不会因为体制的改变而淡薄或失去。相反,越是在危险时刻,越能够考验铁路履行服务宗旨的意识强不强,也越能够看到社会对铁路的工作认可不认可。地震发生后,西安铁路局已经针对当地情况及时安排人员提供物资补给,截止22日18点,西安铁路局共为途径的列车提供了方便面3000多盒,矿泉水2400瓶,另外还不同程度的提供了蔬菜、面、米、油等,以保证不断供。另外铁路部门也及时安排相关车站做好滞留旅客列车的解释安抚,以及饮食保障和退票改签等相关服务工作(22日中国广播网)。天灾无情,人间有爱。铁路用自己的真诚付出,兑现着自己的承诺,诠释者自己的责任。在铁路全面走向市场的新形势下,危难时刻的责任担当,必将为铁路赢得自身发展所必须的良好外部环境和声誉。
这样的高效与担当,更来自全路200万铁路职工对生命的敬重,对岗位的坚守。时间就是生命,抗震救灾中的铁路,以集体的高效与担当传递着正能量。为保证救灾物资的快速起运,从调度指挥到站区调车,从机车乘务员到车站值班员,从巡线工到接触网维修工,各工种职工协调配合,发扬连续作战、敢打硬仗、不怕吃苦的作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巡查线路、排查险情、抢险施工、挂运列车等等,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救灾物资快些、再快一些到达灾区,挽救更多生命。
抗震救灾,只是战胜灾害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还会有更多的考验,同样需要铁路高效与担当。在我们喊出“甘肃定西不倒,甘肃定西加油”的同时,也随同中国铁路一起加油吧! (作者系评论员李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