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神木人想不到,会有一条宏伟的高速公路桥梁从这个新兴的能源县城上空穿过,像一条绚丽的彩虹,自西向东跨越静静流淌的窟野河,从近百米的空中俯瞰整个城市里的车水马龙。
站在这条绚丽的“彩虹之端”,我省知名的桥梁专家张充满发自内心地感慨道:“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连续刚构桥,神府高速公路神木窟野河特大桥建设难度特别大,但是,建成的大桥外观线形顺畅,几何尺寸、各部位高程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可以说,为我国大型连续刚构桥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1月13日,在神府高速交工验收报告会上,根据各检查小组的检查意见,不仅神木窟野河大桥,神府高速各标段路基、桥隧工程的质量评分都在98分以上,最终,整个工程的综合得分达98.9分,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3年来,为了把神府高速建设成为陕北地区首条六车道高速公路典型示范工程,建设者们 以“加强精细化管理,树立零缺陷意识,不断提升项目建设品质”作为不懈的追求,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用双手和智慧书写了永载陕西乃至全国高速公路史册的多项第一。
(一)
56.9公里,乍一看,并不长。可是,作为我省最北边的六车道高速公路,它可是给建设者们带来不小的挑战。
首先,是气候条件恶劣。项目处于毛乌素沙漠边缘,昼夜温差大,冬季严寒漫长,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28.1℃,年有效施工时间不足7个月。
其次,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公路主线横穿诸多山脉,沟谷纵横,滑坡发育,地层岩性主要为风积砂、粉质黄土、风化泥岩、砂岩等。
第三,工期十分紧张。项目规划为六车道,工期由4年变为3年,工程量剧增,实际有效工期仅为两年半。
第四,全线构造物密集且长大桥隧多。全线共有各类大中桥梁102座(单幅),刚构连续梁特大桥1座(双幅),刚构连续梁大桥1座(双幅),隧道16座(单幅),桥隧比例约为46%。
第五,全线的四个控制性工程技术难度大。其特点可简单概括为“两长一宽” ——全国规模最大的连续刚构桥神木窟野河特大桥、23.853公里长的神府高速公路连接线以及全国黄土隧道中开挖跨度最大的永兴隧道。
面对种种难题和紧张得如同着了火的工期,杨海峰,这个神府高速公路建设的“当家人”提出:“必须牢牢地掌握项目建设的主动权,决不能被工期牵着鼻子走!”他要求,一定要在管理上铆足劲、下硬茬,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开工建设以来,神府项目从细节入手,通过严格实施精细化管理,牢牢把握项目进度与质量,取得了质量可控、进展顺利、工地平安的良好建设局面。
(二)
在神府高速公路神木窟野河大桥第1-1合同段,每一名技术员、工长、带班领工员都对连续刚构施工作业卡控要点了熟于心。是工地专门办了培训班吗?大家说,这可要归功于《连续刚构施工作业卡控要点示范卡片小册》呀!原来,神府管理处结合神木窟野河特大桥特点,专门编写了这个小册子,详细列举了挂篮施工、模板施工、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预应力张拉施工、压浆施工等一套完整的悬浇施工作业要点及施工中对照要点控制标准,让人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这仅仅是神府管理处在精细化管理中一个小小的镜头。
项目开工伊始,管理处就制定了《建设管理办法》,涵盖了质量、安全管理、环境保护、进度、合同管理、设计变更、监理、试验室、内部管理等全部制度和办法,为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其中在质量管理方面,制定了神府高速公路《质量管理办法》、《监理管理办法》等质量管理办法和质量控制要求文件,使质量管理工作有制度可循。
此外,管理处还邀请咨询单位和专家编写《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刚构桥施工作业指导书》、《水稳基层作业指导书》、《沥青面层作业指导书》等,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细节决定成败。神府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处处体现在细节之中!
在神木窟野河特大桥工地,大桥施工实行无线视频监控,通过给刚构桥挂篮安装球形摄像头,专人全天候、全方位远程监控上部悬浇施工质量。
考虑陕北地区气候特点,在拌和站建设时,他们就考虑冬季施工问题,铺设地下辐射暖气管道,为蒸汽养生创造条件。
在控制性工程——永兴隧道,隧道口的电子显示屏让人眼前一亮。
屏幕显示,永兴隧道已安全施工的天数及隧道内施工人数,并写明每个人的姓名、工种、进洞时间等。
……
通过一系列精细化施工管理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神府高速的工程质量和进度,确保了工程的内实外美。
(三)
神府高速的难点多,但诸多的“难点”,也成为创造“亮点”的机遇与挑战。神府高速的建设者们迎难而上,决心在陕北高原创造一系列高速公路建设的新突破。
神府高速的投资控制目标为:贯彻动态设计理念,不断优化设计、节约建设成本,采用新工艺、新成果、新举措,努力降低工程造价,把建设总投资控制在概算以内。
作为我国建设规模最大的连续刚构桥,神木窟野河特大桥由中铁电气化局西安铁路工程公司和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共同担负施工任务。
该桥全长3446米,其中刚构部分2256米,最大跨径165米,最大墩高76.5米。它利用150根不同规格的墩柱,支撑起陕北首条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桥面。与桥下穿过的包西铁路桥相比,神木窟野河特大桥更像是蜿蜒于天空中的巨龙。
据统计,要建成这座钢筋混凝土的庞然大物,共需要16.9万吨混凝土,2.7万吨钢材,几乎相当于目前世界最高建筑物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建设用量的三分之二。
为了提高大桥的建设品质和耐久性,神府管理处首次在我省桥梁施工中应用了最高标号的C55混凝土。根据连续刚构施工特点,还将高铁上广泛使用的砼双掺技术应运于本工程。采用双掺技术后,有效的提高了砼的各项性能,同时,极大地节约了项目成本。
2011年10月20日,历经17个月的艰苦施工,大桥顺利合龙!
再以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的永兴隧道为例,作为全国首座双向六车道分离式大跨度黄土隧道,其隧道开挖高度12.19米,开挖跨度17.32开挖断面达171方米,单洞全长2743米,穿越地形变化复杂,地质灾害较发育的V级黄土围岩。在开挖断面遇到的砂质性黄土,极易形成大面积塌方。做一个形象的比喻,这种砂质性黄土构造就好比是一只粘连松散的千层底布鞋,在下面挖掉一部分,上面整块不稳定的土层都有可能坍塌下来。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管理处多次组织省内知名隧道专家研究制定施工技术方案,4个洞口11个独立作业面应用到3种不同的施工方案,同时,他们与承担该隧道施工的中铁七局集团公司神府高速公路第4合同段项目部的同志们携手并肩,开始了一次次与艰难险阻对垒的决战。
今年6月13日,经过15个月的紧张施工,永兴隧道安全顺利贯通。(李艳 薛志远 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