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宅·民国往事与小洋楼
小洋房建于1920年,为斯豪士和斯魁士兄弟共同出资建造。
房屋建筑形态与千柱屋、发祥居、华国公别墅等徽派建筑风格迥异,具有特有的“洋”风貌。故居的建筑图纸由斯豪士请外国专家设计,为中西合璧的三层小阁楼,建筑坐北朝南,面宽20.4米,进深30.7米,占地面积680平方米,前后五进六厅二十六室,由上下廊檐沟通,卧室皆有侧门,家眷可任意行走。房屋的建筑构件既有精美的中式木雕镂花,又有西洋建筑中的铁艺、拱门与玻璃窗,故被当地人称为“小洋房”。
2008年,诸暨市文广局投入100万元,完成小洋房的整体修缮;2009年,斯豪士、斯魁士故居被列为诸暨市文物保护单位。
补筐的老人
一栋楼,一个舞台
在诸暨斯宅村,走进被当地人称之为小洋房的斯豪士、斯魁士故居内,幽意顿生。
1951年至1993年,小洋房曾经作为斯宅乡政府办公楼,人来人往,热热闹闹。却很少有人知道,藏于这幢房子背后的那段风起云涌的民国往事。
一栋楼,有时就像一个舞台。
当像康有为、张爱玲这样的名人都跟这幢小洋房里的人发生过关联之后,我们不禁迷惑:小洋房所演绎的,到底是怎样的一段传奇?
斯宅村有华国公别墅、斯民小学、笔峰山庄等历代以“学”为本的古建筑,足可见证斯宅人耕读传家之风。而这种重视教育所结出的果实,可以说在民国时期出现井喷,涌现了一大批人才。经统计,当时从斯宅出去的少将级别的有十多人,黄埔军校从1期到21期,几乎每一期都有斯宅人士。民国时大量斯宅人活跃于军政界、文化界,这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
斯宅的名人,像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斯豪士和斯魁士兄弟,曾经营救过周恩来的斯励和他的哥哥斯烈,还有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画家斯道卿……
32通往静谧的小径
斯豪士斯魁士兄弟的故事
斯民小学大门口,至今仍存有近代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康有为题写的“汉斯孝子祠”横额一块。
康有为又是怎样跟斯宅扯上关系的?这就不得不提到建造小洋房的斯豪士、斯魁士兄弟。
斯豪士(1879-1922),早年曾任教于杭州私立安定学堂(即现在的杭州七中)。1903年他与胞弟斯魁士、近族斯道卿一同入浙江武备学堂(绍兴大通师范学堂)学习,1906年后加入光复会。毕业后即投身于国民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斯豪士积极响应革命,投身于光复浙江之役,是光复之战的敢死队成员之一,在攻占督军衙门中卓有功勋。民国初年,斯豪士出任浙江省军械局局长、浙江警备队总司令部总稽查,授陆军上校衔。
公务之余,斯豪士热切关注家乡之公益,倾力于造福乡里的善举,曾首倡募资建成斯宅的跨溪大桥。
斯豪士为人慷慨热忱,轻财重诺,交友甚广,与清末诸多维新派人士过从甚密。
我们熟悉的“公车上书”的康有为,晚年时住在杭州,已穷困潦倒,以鬻文卖字为生。斯豪士时任浙江省军械局局长,住在杭州,和康有为深有交往。
1915年,适逢斯民小学以建立“汉斯孝子祠”的名义筹款建成新校舍,斯豪士慷慨解囊,并特意请康有为题写“汉斯孝子祠”横额一块,设立在斯民小学大门上。
斯豪士的弟弟斯魁士(1883-1936),浙江武备学堂毕业后,入北京陆军大学,随后以医学官学生身份,赴日本留学,毕业于长崎医学专门学校。其间加入光复会,热情投入辛亥革命运动。1911年,奋勇参与光复浙江之战,为建立中华民国作出贡献。民初授陆军上校衔,出任第二十六军参议,浙江陆军第三师军需处长、浙江督军公署副官等职。后转赴北京担任国立医学专门学校教授。
斯魁士性情慈仁宽厚,温文儒雅,热心从事家乡公益事业,尤其关注乡村教育,担任斯民小学校董,为兴建新校舍的发起者与出资人之一。乡居期间,常能急人之急,无偿为人治病施药。
香榧是斯宅的特产(作者:dragon)
小洋房见证张爱玲的乱世情殇
因为张爱玲,小洋房为很多“张迷”所津津乐道。之后,网络上有关小洋房的游记、散文等层出不穷。
现在,小洋房内,挂上了张爱玲的很多名言警句,还有张爱玲的相片、代表作介绍、住过的房间……每个喜欢张爱玲文字的人,都会在这里寻找到一份共鸣,纵使隔着不同的岁月。
1945年抗战胜利,时任汪伪政府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胡兰成逃亡到斯宅,借着曾是斯豪士之子斯颂德同窗好友的身份,躲藏于小洋房。
12月初,斯家特意安排胡兰成去斯豪士的姨太太范秀美老家温州避难,一路上由范秀美相送。范秀美比胡大一岁,16岁嫁给斯豪士,17岁时给斯豪士生了最小的女儿,认识胡时她已经守寡多年。护送路上,胡兰成恋上了范秀美,两人在浙江丽水同居。
胡兰成前脚刚走,张爱玲后脚赶到。张爱玲在小洋房中居住数日。那时她面对斯宅的青山绿水,怀着的是怎样一种心情?我们已无从得知,但多少还是能从她的文字中,寻觅些许——“我从诸暨、丽水来,路上想着这是你走过的,及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你就住在那里,这温州城就含有宝珠在放光。”
张爱玲在得知胡兰成和范秀美的情事后,还用自己的稿费接济胡兰成,只因怕他在流亡中受苦。1947年6月,张爱玲写诀别信给胡兰成,随信还附上了自己的30万元稿费……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这是张爱玲的名言,或许也是她一生情事的写照。
历经岁月沧桑,小洋房依然默默伫立,注视着这里上映过的一幕幕人间悲欢。诚如斯舜威所说:“它承载着民国年间特有的风雨沧桑。在它身上,积淀了一个家族悲欢离合的兴衰史,由此而又折射出社会的动荡和变迁。”
感谢攻略制作队伍
摄影:叶政麟 dragon 虫天天 xhaxue 表匠 江南风 老酒坛 兔友友
顾问:诸暨市旅游局 电话:0575-87377529
出品:远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