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致公党成都市委提交了《关于加快我市多式公交统筹规划建设,促进城乡均衡互动发展的建议》。该提案被列为今年市政协领导牵头督办的重点提案。昨日,在市政协组织召开的重点提案跟踪督办协商会上,提案承办单位针对提案进行了答复。据悉,我市正积极争取进入交通部公交都市示范项目,目前相关资料已基本准备完毕,将待交通部开始第二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申报时积极申请。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地铁、快速公交、常规道路公交等规划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建成了‘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多式公交系统。”昨日,在办理协商会上,该集体提案联系人、致公党成都市委副秘书长何长明再次阐释了“多式公交”的概念。他介绍,多式公交系统已成为提升城市客运系统服务水平、释放系统能力和缓堵保畅的重要措施。“我们调查了解,‘公交都市’已成为全球大都市发展战略和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方向。”
提案建议,尽快制定和完善多式公交统筹发展规划,积极争取早日进入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作为该提案的主办单位,昨日市规划局针对提案进行了答复,并就规划、建设、土地等各方面的准备作了介绍。
在已运行的二环路快速公交的基础上尽快构建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争取快速公交通道达到总长470公里、密度0.13公里/平方公里的规模(其中中心城区快速公交通道长度约185公里,密度为0.34米/平方公里)。2012—2015年拟新增公交专用道270公里,专用道道路总长度达到511公里,公交专用道的网络长度不低于1000公里,2015—2020年拟新增公交专用道145公里,公交专用道总长度656公里,公交专用道网络长度不低于1300公里。
争取2020年中心城建成公交场站共计126处,满足15000标台公交车辆的停放和保养,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不含198地区),中心城区线网密度达4-6公里/平方公里。
2015年前市公交集团将再累计净增运力8000标台。目前,市交委、市公交集团正加快研究和落实加密公交发车频率工作,包括加密高峰时段拥挤线路发车班次,提高公交乘坐舒适性;加密二环至绕城区域以及中心城区至周边组团公交线路发车频率,缩短乘客候车时间;加密支线公交发车频率,方便中小街道市民出行;按照高峰、平峰、低峰三时段制定最小发班频率制度,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在地铁建设方面,市地铁公司正加快实施地铁3、4号线1期工程,地铁7号线也已逐步启动,2015年将建成150公里以上,实现中心城区地铁骨干网络基本成型。同时,地铁10号线一期、5、6号线等线路正抓紧前期工作。将深入研究引入包括有轨电车、单轨等多种形式的轨道交通,构建多方式多层级轨道交通系统的可行性。
市交委也在积极做好争取进入交通部“公交都市”示范项目的具体工作。据悉,目前相关资料已基本准备完毕,将待交通部开始第二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申报时积极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