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频道7月18日电(阮一沁、商意盈)尽管大家对铁路“调车员”这个职业很陌生,然而他们的工作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粮、油、铁、煤、化工原料等物资都靠他们的调度输送到全国。17日,入伏第五天,杭州最高气温达到37摄氏度,记者来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上海铁路局乔司站,感受调车员的辛苦与期盼。
铁路乔司站是浙江省内最大的货运列车编组站,随着夏季运输旺季的到来,工作量也达到了顶峰。这里的货运列车办理辆数从6月份的8000多辆上升到了近一万辆,进站的列车几乎是一列接着一列。调车员每天要在高温下连续作业12小时,干满一个白班和一个夜班才可以休息两天。
高尔明是乔司站拉风组组长,他干铁路工作已经33年了。记者到达的时候,高尔明头戴草帽,身穿长袖长裤,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脚上穿的是高温耐磨鞋,正“全副武装”与同事杭丹一起给新进站列车的制动风管排气。高尔明说,列车只能在风管里的气完全放尽的情况下才能进入驼峰解体,否则会发生严重的撞车事故。对这份工作,他们一丝都不敢马虎。
上午10时,铁道轨面温度已经达到50多摄氏度。列车停下后,在灼热的车厢旁,杭丹蹲下身子,拉出一根大约30厘米长、小指粗的火车拉杆,为了防止拉杆缩回去,他要一直很用力,直到把气放完。高尔明在他后面检查以确保工作无误。一列车他们需要弯腰起身一百多次,从车头到车尾打个来回就是一千多米。12小时的班下来,他们能走上十几公里路。
拉风的工作其实一点也不“拉风”。一列车放气完成后,高尔明和杭丹的“标准装”已经湿透了。“上午气温不太高,中午、下午才是最难受的,拉风组6名成员需要分3个小组轮流作业才能坚持下来。”高尔明说。
放气完成的列车送往驼峰解体,驼峰连结员的任务是在列车推进的过程中,徒手解开车厢与车厢之间的车钩提起,保证车厢顺利分离。何东升作为连结员,12小时的班他需要跟着火车或跑或走10多个小时,火车随来随解。这是个危险性较高的工作,为了保证安全,精神必须要时刻保持高度的集中。
何东升说:“在我们这,现在室外差不多有五六十摄氏度。脚踩在钢轨上,感觉鞋子都要融化了,而且车子到了必须马上工作,由不得你累不累的。”何东升一边说着,一边用戴着手套的手擦去脸上如雨水般浇下来的汗珠,他的手上带着两副手套,但天热的时候还是会烫出水泡。
调车员的工作是枯燥的,乔司编组站没有来来往往的旅客,只有他们挥汗如雨与铁路为伴,默默地为城市做着不为人知的贡献。说起心里话,高尔明和何东升都说,铁路无小事,安全最重要,苦点很值得,但也希望这么辛苦的工作能够被社会所知道,能够得到更多的清凉关怀。
据了解,为了应对高温天气,乔司编组站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午最热的时候单位会给一线工人送去西瓜和饮料;休息室里配备了空调,准备防暑药、防暑汤;适当的时候也会进行作业调整,并且要求工人们上岗之前必须有充足休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