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成铁路地图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与成渝铁路、成昆铁路两线衔接,全长669公里,是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第一条山岳铁路。宝成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在成都动工,1954年1月宝鸡端也开工,1956年7月12日,南北两段在甘肃徽县黄沙河接轨通车,1958年元旦全线交付运营。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该段于1958年6月开工,1960年6月建成,经过试运行,于1961年8月15日正式交付运营。
宝成铁路全线隧道304座,延长84公里,大、中、小桥1,001座,延长28公里,宝成铁路桥隧总延长占线路长度的17%。全线最长的是新会龙场隧道,长4245米.铁路建成后,由于坡度大、隧道多,进行了电气化改造。第一期工程宝鸡至凤州段91公里电气化于1961年完成,1975年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的建成,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为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
宝成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整个宝成铁路工程打穿上百座大山,填平数以百计的深谷,单填土石方就有6000万立方米,按高宽各1米算,可绕地球赤道一周半以上。
宝成铁路宝鸡至江油段几乎全部处于山区,由宝鸡出发后就需要先后跨越秦岭、巴山和剑门山,地势险要,因此工程相当艰巨。
铁路进入秦岭山区后沿清姜河盘旋迂回,铁路通过秦岭时,从杨家湾站到秦岭大隧道直线距离只有6千米,但升高却达680米,即每千米上升110米。为了把坡度改为每千米只升高40米,能够通行火车,只能把铁路线反复迂回盘旋,在6千米的直线距离内盘绕了27千米;在观音山站和青石崖站之间的线路以33‰的大坡度急速爬升。为了克服地势高差,展线,所以在观音山站就可以看到三层铁路重叠的场面。再经2364多米长的秦岭大隧道穿过秦岭垭口,即进入嘉陵江流域并到达秦岭站;越过秦岭后线路即用12‰的下坡道沿嘉陵江而下至四川省广元,秦岭至略阳间先后十四次跨过嘉陵江。
宝成铁路: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