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浅谈“铁路走向市场”之我见

浅谈“铁路走向市场”之我见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7-17 04:13:52 火车票预订

 铁路走进市场,按市场规律运行,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铁路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如今,在各单位、各部门正如火如荼开展“铁路走向市场”大讨论活动。笔者认为:铁路如何走进市场,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值得探讨。

  一、思想认识走进市场

  货运组织的改革,实质上就是“对自己狠一点”,由原来的客户“找上门”变为现在的铁路营销人员直接上门服务,这一理念的转变极大的为其发展垫好基石,真正的跟上了经济市场的节奏,树立了客户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现在铁路干部职工最应该做到的是:打破思想桎梏,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把思想统一到总公司党组、路局党委关于推进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为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从过去的“铁老大”到现在的主动为客户服务,满足客户不同需求;再就是从工作理念上,明确了自己是一名企业职工,履行的不仅是安全、生产责任,更需要的是要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市场意识、营销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推动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又快又好发展。铁路市场化的改革,首先是思想认识走向市场,这样更快推动铁路全方位走向市场,确保货运改革取得成功,

  二、服务走进市场

  过去,铁路办理货物运输手续繁、环节多、时间长,客户托门路找关系求铁路。一些客户感到:发货难,找熟人拖关系的,还要有好多手续,安排按计划来确定接不接货、运不运货。所以从根本上提升铁路货运服务质量,加快铁路走向市场,在各种运输方式中体现铁路骨干作用,把铁路低成本、节能环保的优势发挥出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我们的要求,也是铁路改制以后回应社会关切必须采取的实际行动。目标实现“六个转变”:一是由客户找我办向为我帮客户办的转变;二是由柜台式办理到网络化办理的转变;三是由多部门管理向一体化管理的转变;四是由能力紧缺型向能力满足型的转变;五是由主业、多元分开办到合并一起办的转变;六是由多头收费向“一口价”的转变。货运改革后使铁路运力这一公共资源更加公开、公平地服务于社会和广大客户,为广大客户也带来更丰富、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

  观念一变天地宽。现在,客户只需提出运输需求,铁路客服人员会直接受理,帮助客户办理手续;客户可以选择网络、电话、铁路货运营业场所等多种方式联系发货;大宗稳定货物给予运力保障,其他货物敞开收货,随到随办。一个多年跑铁路的老客户如此说:我付钱一口价;你运货一张票,要的就是简单、快捷、方便的运输。货运组织改革成为铁路走向市场迈出的坚实一步。“铁老大”悄然转身,让人们看到了铁路自我完善、自我创新改革和发展的决心。

  三、体制走进市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网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公路运输占有份额与建国初期相比已有了天壤之别。尤其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和管理体制,市场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挑战了“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的称号。铁路由于受到体制和机制的制约,其运力长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瓶颈制约了铁路发展,昔日的“铁老大”成为传说中的故事。

  要真正从上到下,由表及里,对铁路管理体制进行彻底改革,仍然任务艰巨、复杂而艰难。这正是改革越“深水”区,越艰难,越不能退缩、徘徊、动摇,否则改革将前功尽弃,一败俱败。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铁路发展的根本动力,铁路的长远发展必须依靠改革来推动。在铁路内部诸多改革之中,货运改革牵动面广,具有带动全面的作用。通过货运组织改革,不仅可以推动铁路运输组织的变革,而且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进而实现铁路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铁路企业整体经营水平。真正实现提高效率、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的目的。

  与此同时,铁路走向市场,切合铁路建设的方向。铁路建设需要依靠自身,更需要依靠市场。现在,铁路与市场的接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铁路运输需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调解内部结构,走向正确轨道,才能到达自己的铁路市场梦。

  铁路走向市场,符合铁路发展的规律。铁路要发展,就必须进步,要进步,就必须求变。在新的时期,面临浩如烟海的运输产品,目不暇接的运输供给,以及人们多姿多彩的运输选择,铁路要展现它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就要积极投身市场这个大舞台、大熔炉,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求变,使之焕发新的活力、新的生机,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眼球,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铁路走向市场,适应运输对象的需求。运输对象,主要指货主和旅客,他们是铁路服务的享受者,他们对铁路服务的认同感、满足感,是衡量铁路发展的重要指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铁路服务的质量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距离他们的不断增长的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让铁路走向市场,主动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大众的口味,不断壮大自己的总体实力。最终目的,就是要把铁路运输的优势和亮点更好、更快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让客户选择。(杨艳军)

上一篇 铁路护路宣传进村庄
下一篇 手下“留情”是文明出游的前提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