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的乘客还没下,上车的乘客就急着往车厢走
高峰时地铁抢上成风,乘客在光谷站常被堵得下不了车
调查发现多数人“先上后下”
光谷站乘客被堵得下不了车
昨天,晨报报道了一位中年妇女乘坐地铁下车时,为了避让“抢上”乘客,导致腿被卡在站台缝隙(详见晨报7月15日报道)。昨天,记者在地铁2号线沿线站点调查发现,八成乘客都知道坐车要排队先下后上,但绝大多数人却做不到。
昨天,记者前往数个站点进行探访,在常青花园、金银潭等客流较少的地铁站,乘客较少,当列车进站的时候,虽然并不拥挤,但排队现象也较少见。
在江汉路、循礼门、中山公园、光谷广场等客流量较大的站点,大家都想抢着上,在本应让乘客下车的车门中间下车区形成了人墙。下车乘客只能“破墙而出”。
记者来到客流量居首的光谷广场站。下午3点多,非高峰期时段,乘客很多。
由于此站的列车折返方式属站前折返,乘客上、下车同时进行。车上乘客还未下完时,许多上车乘客就开始抢座位。
许多下车的乘客只能从缝隙中挤出来,不少下车乘客直皱眉头。
八成人难做到“先下后上”
在光谷广场站,记者现场采访了30余位乘客,问他们平时是否知道上车要排队?八成以上的乘客都回答“知道”,但据记者观察,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排队。
当询问乘客们为何不排队时,大家的回答也各式各样,一位许姓的大三女生说,排队要看情况,如果大家都排,她肯定也按规矩排队。
有一位带着10岁儿子的母亲说,每次乘地铁,儿子都会自觉排队,因为学校老师有这样教过,但是话音未落,列车就来了,这位母亲拉着儿子随着人群挤上车。
还有一位刘小姐说,人少时她一般会排队,但如果人多了,大家挤成一团,就没法排队了。很多乘客表示,如果看到老弱病残乘客排队候车,他们还是会让对方先上车的。
采访中,只有少数乘客按规矩站在两侧上车箭头旁边,有一位张姓的中年男子提着一个塑料袋,站在排队箭头处,记者上前询问,他说不习惯挤来挤去,如果没座位,站一会儿也无妨。
海归说,秩序不是一天形成
昨天,记者采访了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岳先生,他十分关心武汉建设。岳先生说,在德国乘坐地铁时,不管是人多还是人少的时候,大家都会遵从先下后上的原则,一定会让车上的乘客下完后,再依次排队上去。
岳先生坦言,这种秩序的形成也并非一日之功,他相信武汉地铁的乘车秩序也会越来越好。
今天起,晨报面向广大地铁族征集,“如何做到先下后上?”如果您有任何好的想法和建议,可发送电子邮件至whcb85777777@126.com,我们也希望能把好的想法与读者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