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雨天路滑,路过商场、银行、地铁出入口这些有高台阶的地方,撑伞的市民总是显得小心翼翼。赶上人流量大,一些公共场所的防滑地垫没来得及更换,不一会儿就成了一块汪着水的“湿浴巾”。
“大家进入公共场所光收起雨伞还不够,因为伞面上的‘积水’还在不停地往下滴,商场、银行里的大理石地面一沾水,不是就成滑梯了吗?”记者昨日走访发现,正像一些市民所担心的那样,雨伞上的小水滴成了雨天人流密集场所的一个安全小隐患。
“卖雨伞”、“卖矿泉水”、“宾馆住宿”……昨日下午3时,雨势渐大,地铁2号线北京站西北出入口(A口)周边的商贩,都聚拢到了站口的大屋檐下招揽着生意。拖着大包小包的乘客,好不容易穿过商贩“包围”,收起雨伞贴着墙根儿下台阶进站。
因为人流量较大,站厅入口处铺着的防滑垫已经失去了吸水能力,乘客伞上、鞋上带进来的雨水顺着台阶往下流了七八米。两位怕滑倒的乘客靠台阶左侧往下走,右手一步一挪地把旅行箱往下搬,而拿着雨伞的左手还要扶住栏杆。四五十级台阶走下去,伞上的雨水滴了一路。湿滑的台阶,让进出站的乘客“步步惊心”。
相比之下,地铁1号线东单站出入口的情况要好得多。在东南出入口(C口),工作人员不但在一进门的地方铺上了两块大垫子,往下走十几级台阶的小平台上,同样铺着防滑垫。这两层垫子,把乘客带进来的雨水吸走七八成。可记者仔细一看,在两层垫子之间的十几级台阶上,还是遍布水点,虽然没有像北京站地铁出入口那样被拌成泥汤儿,但走在上面,脚底不免也有些打滑。
“我觉得地铁运营人员已经做得很到位了,你看看,出入口台阶能铺垫子的地方都铺满了。”在地铁1号线永安里站,乘客刘洋建议大家在进地铁站时尽量把雨伞上的水甩干净,或是自备塑料袋装伞,“自己费不了什么事儿,却能大大方便同路人;一些没有配备下行电梯的地铁站口,也可以准备些干净抹布,供大家擦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