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滨江商务区整理21处文保建筑 再现南京外滩

滨江商务区整理21处文保建筑 再现南京外滩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7-11 16:31:11 火车票预订

目前,2.36平方公里的下关滨江商务区正在打造成“南京外滩”,昨日,记者从鼓楼下关滨江指挥部获悉,滨江商务区共整理出21处文保建筑,中山码头、港口候船厅、中国银行旧址等一批中外风格建筑将成为“南京外滩”一道道亮丽风景。

【规划方案】

21处文保

与4处重要建筑

“3片打造”

鼓楼下关滨江指挥部规划处副处长卢怀道告诉记者,滨江商务区内共整理出文保建筑21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3处,第五、六批重要近现代建筑2处,区级文保单位2处,第三次文物普查保护建筑物9处。此外,另有中山码头、下关电厂工业遗存电厂码头等3处具备保留利用价值的近现代建筑,以及毗邻商务区的省级文保扬子饭店。

据了解,鼓楼滨江商务区以及先后委托了多家单位进行设计,目前25处建筑中除了4处不可利用外,有9处建筑完成了概念方案设计,剩余12处建筑的方案设计也陆续启动。

未来,这些文保建筑将划分为三大功能区,第一是“中山北路历史记忆片区”。核心建筑包括中山码头、电厂码头等。定位为历史纪念、会务服务和配套餐饮。第二是“大马路民国风情街区”。核心建筑包括港口候船厅、中国银行旧址等,主要定位为精品商业、高端会所和历史文化展示。三是近代文化物质遗产长廊。核心建筑包括和记洋行、铁路轮渡所。主要定位为陈列展示、创意休闲、历史教育等。

【记者探访】

中山码头轮渡客流量仍达2000人次

从远处看去,100多岁的中山码头上安装了时间指针,具有十足的“民国范”。码头的主体建筑保持了原有“山”字形结构,两侧辅楼为二层,中间主楼为三层,外部保持民国风格已经出新。根据规划,未来,在中山码头主体建筑以南防洪墙及内侧江岸上方将建设约1200平方米观江平台,其建筑风格与中山码头保持一致。

这里仍保留了轮渡过江的形式,过江时汽笛依旧响起,卢怀道统计,由于这里每天还保持2000多人次过江,等到今后纬三路、建宁路过江隧道通车后,“只有全市的大交通规划发生改变,中山码头才有可能真正卸去轮渡的功能。”

大马路上将可逛“民国风情街区”

“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昔日的下关大马路,是南京城北最为繁华的地段。记者走在大马路上,依稀可见“万国建筑”的特色,在民国建筑的风格外,这里还有西洋巴洛克、罗马建筑的影子。

大马路的路口,民国时期的建筑港口候船厅,这里的外部红柱矗立,已经成为新娘前来外拍的场所。记者走进去一看,里面仍然是空无一物,还没有进行修缮。据了解,这里将打造成近代南京通商口岸陈列馆、下关历史展陈馆、滨江商务区规划展示馆,计划月底开工,年底竣工。

相邻的民国建筑有始建于1923年的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目前是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的所在地。而在隔壁的大马路66号,教堂式欧式民国建筑,这里当年是民国江苏邮政管理局旧址,始建于1918年,这里是大马路片区体量最大的民国建筑,达到7000平方米。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公司以及邮政局下属单位的办公地。

卢怀道告诉记者,这两处建筑的设计概念性方案完成,报文物局审批手续完成,明后年启动修缮。

铁路西站将变身铁路博物馆

走在大马路上,这里还有一处非常沧桑的的历史印记,那就是铁轨。周围住户告诉记者,这里不远处就是铁路西站,他们从小就是听着火车声长大的。据卢怀道透露,铁路西站是东大教授、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建筑体量达到1.8万平方米,目前在和上海铁路局商谈,未来将作为铁路博物馆,站房、铁路的轨道都将保留。

除此之外,整个滨江的开发和招商都倾向于保持历史上的功能,比如扬子饭店继续作为饭店,招商局继续保持招商功能,和记洋行到年底腾出来,目前在和香港的和记洋行在接洽。

“小红楼”阳光房曾是汪精卫办公楼

中山北路576号的下关发电厂,有着照亮南京近百年的“光辉”历史。该电厂始建于1910年,是中国第一家官办发电厂,更是民国时期的首都电厂。宋子文曾经来过这,汪精卫也曾在此办公。

记者走进发电厂时发现,小红楼已经修缮一新,修缮的外立面红色墙砖色彩华丽而庄重,建筑主体为两层,西北角三层有重檐攒尖顶角亭;二层屋顶,人可以走上去远眺长江景色。

上一篇 火车售票系统“歇菜”个把小时
下一篇 京沪京广高铁一等座可打折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