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作为中国铁路客运的“开国元老”,其绿底黄条的车身,满地的瓜皮果壳、“夏热冬冷”的乘车环境已成为几代人对铁路最初的记忆,但随着“绿皮车”的退役,也预示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
自从中国“高铁”的诞生,铁路的建设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从“绿皮车”120公里的每小时的时速,到“高铁”的200甚至300公里的每小时的时速;从“绿皮车”乘车环境的脏、乱、差,到“高铁”的整洁、舒适;到最终的铁路实现“公交化”等等。
近年来,铁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可喜的成绩,无论是从“绿皮车”到“空调列车”,还是从“空调列车”再到“动车”、“高铁”,每次列车的提速都记录着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见证了时代不断前行的坚实足迹,也展现了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的成果。
铁路需要发展,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铁路需要改革,也是适应时代需求的、市场需求的。两年前,铁路部门实行了客运组织改革。相继推出了电话订票、网络售票、刷卡购票、推行火车票实名制等利民、便民举措,让广大旅客看到了铁路的新气息。
而今年的6月15日,全国铁路实施了货运改革。改变“坐等上门”的思想观念,主动出击抢占市场货源,切实为旅客提供了“一口价”、“门到门”、“门到站”、“站到门”的运输服务,由“坐商”到“行商”,真诚的为货主着想,为货主服务,为货主提供方便、快捷的运输渠道,铁路的货运改革已初见成效!
通过铁路客、货运的双向改革,铁路的优势也逐步发挥。我们相信,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发展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铁路的明天会更好!
作者:龚生辉